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我们>企业文化>西矿故事
选矿厂的“老中医”
作者:
2015-09-29

  中医诊病最讲究、也是最有效地方法就是望、闻、问、切。望,就是用眼睛观察病人的整体和局部情况从而发现病症所在;闻,就是用鼻子闻、用耳朵听来判断病人的虚实之症以便对症下药;问,就是要仔细询问病人的病情确定病从何来;切,就是切脉,抓住要害,了解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情况。有了这四项最基本的诊断,综合起来,医生就可据此判断出病人得的什么病,该用什么方,只要判断准确就可药到病除。

  四川会东大梁矿业选矿厂的生产副厂长杜刚,就是这样一个经验丰富有着老中医一样判断力的基层管理者。他有着二十多年的基层管理经验,凭借对一线生产现场、生产设备及员工的了解和准确的判断力,解决了生产中一个又一个难题。作为生产副厂长,他深知责任重大,勉励自己“工作多干,困难多上,荣誉多让,”事事、处处、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在生产管理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业绩。

  一、望,发现问题 瞄准目标 努力提高各项指标

  在老选厂生产期间,针对设备老化、陈旧,多数员工未接触过选矿厂的生产工作,他便从基本功开始做起,对设备进行修旧利废的同时,教员工从认识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开始进行直观的了解,再把这些了解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员工很快就熟练掌握了设备的操作技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年生产任务由最初的完成几万吨到后来的28万吨,为大梁矿业新选厂的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新选厂开始生产以来,面对新设备新流程,他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和周末,带领一线员工攻坚克难,通过现场实际生产发现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于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流程进行合理改造。例如对浮选管道的改造,他通过观察发现浮选搅拌桶监箱过高,浮选管道过于繁杂,量稍大便溢流严重,这样既损失选矿产品又不利于操作工操作,卫生还难打扫,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他便协同相关人员提出改造方案,进行现场测定,通过合理改造,既简化了流程方便员工操作,又提高了产品回收率,还减少了浪费。他通过观察发现,由于设计、施工、员工操作不当等多种原因造成了一些跑、冒、滴、漏等现象,他便召集大家一起制定措施,强化操作技能,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坚决杜绝浪费,特别是对球磨溢流槽的改造获得2014年大梁矿业技改项目奖励。

  二、闻,判断虚实 务实创新 为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他来说,用鼻子闻,用耳朵听是判断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的一项基本功,这也是他在二十多年的生产实践中磨练总结出的一项技能,哪台设备出现潜在的问题,哪些地方不正常,一听就知道。设备运转正常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他严格要求操作工对设备进行点检巡检,做好设备运转记录,设备发生故障时,他会第一时间赶到协助检修工一起维修排除故障。

  工作务实,讲求实事求是是他的准则。每天必到生产现场去看已经成为他的习惯,及时掌握生产情况和各项生产指标是他的责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是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此选矿厂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各岗位操作流程,并强制执行力,力求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做到有章可循。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也是他工作的核心。在工作中他创新用人机制,努力为各类人才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和发展空间,通过竞争上岗的管理办法,使得一些真正脚踏实地干实事的员工找到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打破了过去“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工作思想,营造了一个公正、公开、平等竞争、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择优的用人机制。利用绩效考核的杠杆,加大考核力度,充分体现“多劳多得,无为不得”的考核机制,使员工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他做事果断,雷厉风行,发现问题从不拖拉,也不允许拖拉,今天的事情今天干,遇到棘手的问题不睡觉也要解决;勇于拼搏是他的品质,也是他的作风,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造就了一支具有核心技能、求真务实、对企业忠诚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

  三、问,了解实际 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他每天都要到现场去看,去问生产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日常的生产管理,及时反馈各项指标数据,做到及时分析总结,采取措施处理好相关问题。在矿石性质波动变化大的情况下,促进员工养成勤学技术、爱学技术,结合实际开展岗位练兵,操作竞赛等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为快速提高员工业务素质,他采取了多种措施,优化人员搭配,实行“师带徒”制度,由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言传身教,帮助年轻人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在个人发展方面,有能力的给机会,给予了员工最大发展空间,不但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促使了整个员工队伍充满蓬勃朝气、昂扬的锐气。

  熟悉杜刚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如果有人违章操作或操作不当,就会被他严厉训斥,那些被他训斥过得员工都知道他毫不留情,但是他说他知道过分了点,但是如果现在手下留情,一旦发生事故,追悔莫及啊。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包括工作以外的问题,随时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因为他知道员工的思想情绪以及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如果不及时反映不及时解决,就有可能导致生产事故的发生。员工们都知道,在他严厉的外表下其实有一颗“以人为本”的大爱之心。他几乎每天都身处现场,询问、了解每个员工的思想动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技术上悉心指导他们 ,为员工们解除后顾之忧,以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尊重员工的意愿和要求,以平等的关系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密切了干群关系,他始终把加强团结,增强队伍凝聚力,构建良好的协作关系作为首要任务,营造了一个“相互理解、团结协作、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了基层领导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仅如此,他还组织员工参与公司举办的各种业余文化体育活动,如羽毛球比赛、篮球、排球比赛、安全知识竞赛等,既表现了大梁矿业员工的精神面貌,又展示了大梁矿业的企业文化精神,更展示了大梁矿业员工在工作中“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团队精神。

  四、切,抓住要害 生产安全齐抓共管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事故是最大的浪费,要想取得好的效益,就必须抓好安全生产,积极引导员工摆正安全、速度、效益的关系。

  安全工作是事关企业、社会、家庭、个人的大事。他本着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基本原则,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将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做到谁主管谁负责,把安全环保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对待重点要害部位实行24小时监控。例如小黑箐尾矿库的安全环保是选矿厂安环工作的重点,因此多次协同公司组织参加针对小黑箐的“安全消防演练”,同时根据岗位特点,组织开展安全环保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引导,培养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帮助员工练就一双“慧眼”,提高敏锐性,学会掌握并找出设备设施、生产中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规律,并及时找出隐患点加以排除,有针对性的制定预警措施,加强安全环保意识的培养,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环保治理思路下,人人都成了抢险队员,有针对性的制定预警措施,有条不紊的采取应对措施,建立了一套安全环保应急管理机制,力求将安全环保产生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程度。

  在日常工作中,他要求各工段各班组严格执行班前会制度,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以安全保证生产,强化员工安全意识,自选矿厂生产以来未发生过一起人身、设备安全事故。

  他就是这样一个做事公道,责任心强,拥有开阔的思路,严谨的管理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基层管理者,有这样一些务实、创新、具有奉献精神的无私的管理者,我们的企业一定能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文/大梁矿业 程红梅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逸路4号西矿·海湖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971-612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