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感人的不是豪言壮语,是急人所需;最真挚的不是锦上添花,是雪中送炭;最值得点赞的不是激情说教,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对平凡工作的执着与坚定。人生需要信念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正是一个个普通的西矿物业人,用他们的勤劳、智慧、敬业、奉献书写着信仰的力量!
小区的一草一木,都饱含了绿化工人辛勤的汗水;每一寸土地,都有保洁工人忙碌的身影;每一处住地,都有维修工人留下的足迹。谁家的楼顶漏了,谁家的下水道堵了,哪里的污水外溢了,他们总是不分昼夜,第一时间赶到。在此,我们记下了这些平凡人物点滴的瞬间,记下了爱和信仰的力量。
他们是酷热中的一丝清风
2014年的夏天,运营已有30余年的西矿家属院供水、供暖管道老化,腐蚀严重,常有渗漏现象,供水和供暖都存在隐患。维修人员顾皞、苟光华、李立新等11名同志冒雨工作, 12小时不间断抢修。管沟空间狭窄,管网侧井与地面成45度角,只能仰面朝天滑入侧井口。“屋漏偏逢连夜雨”,持续降雨更是增加了抢修工作的难度,维修人员一边在水中浸泡作业,一边组织人员反复排水,就这样他们上身在雨水中淋得湿透,双腿和双脚在冰冷的水沟中浸泡近4个小时。冻得直打喷嚏,有的同志已经重感冒,谁都没有怨言,当领导们将热气腾腾的姜汤送到现场时,大家更是干劲十足甚至都不肯多歇一会儿,为的就是分秒必争抢修工程!
他们是严寒中的一抹温暖
青海冬日苦长、寒冷,暖气不能正常供暖让普通人家无法忍受。正是他们,总是奔跑在维修的第一线上,用娴熟的技术解业主之困,给他们送去冬日里的温暖。
无论是维护采暖设施还是供暖设备,都是在天寒地冻之时。每一次的维护抢修同志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有一次他们挖地沟、找漏点,冒着刺骨的寒风日夜奋战近60个小时终于将供暖管道的沙眼漏洞一点点查找出来,一节节地进行修补焊接。在抢修的几天几夜里,同志们为了抢时间,赢进度,个个不辞辛苦,吃住都在单位,困了累了就依在锅炉房的椅子上休息一会,冷了就喝口开水暖和暖和……他们一心只想尽快为住户恢复供暖,让老人和孩子们别受冻感冒。维修期间他们爬高跪低,尤其是对于1.8米几高的维修人员马荣斌和王中文两位同志,身材魁梧的他们要在不足1米的低矮管沟中进行切割、对接、焊接等工作,要想通过管道必须弓背屈膝,可同时保持姿势长时间不动,配合作业精准完成便是难上加难了。工作人员只得蹲趴在管沟中,在局限的空间里完成施工作业任务,仅仅十几分钟,人已累得腰背僵直,但稍一抬头,就会碰到管道盖板,因此只能把头压得更低才能暂时舒缓下筋骨。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心系住户,服务住户”的执着与信念,支撑着他们克服地沟潮湿狭窄,恶臭难忍的恶劣环境,排除万难,再苦再累也不叫难。
在物业公司,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无华的行动;他们说不上是英雄,但一样让人感动。
他们用一幕幕感人场景,一个个温馨片段回答了西矿物业人的敬业与执着,坚守与信念。
西矿物业人只有把业主与自身真正融入西矿大家庭,“想集团公司所想,急集团公司所急”,始终抱着为自家人服务的心态,坚定信仰、敬业乐业、执着奉献才能为业主解决“大问题”,为集团公司做好保障兵,才能与集团公司同舟共济,内树信心、外塑形象、二次创业再铸辉煌。
观点:信念是人们心中的希望,它能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励人们不折不挠的追求。西矿物业人用他们信念的坚守,在工作中进行换位思考,谱写着平凡岗位上一个个不平凡的事迹。
文/物业公司 吴玉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