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我们>企业文化>西矿故事
让青春向世界远航 倾听锂业创业故事
作者:
2016-03-31

 

 

  在这个转型期的社会,80后们正向“转型的一代”剧变,青海锂业有限公司活跃着这样一支年轻技术队伍,职工平均年龄27岁、中层管理干部平均年龄29岁组成的团队,坚守在柴达木戈壁滩,执着于科技创新,用实际行动谱写了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分离镁锂技术为世界首创的赞歌。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在青海西部,行进在巍巍昆仑山和祁连山之间的柴达木盆地腹地“魔鬼城”的东台吉乃尔盐湖,水天一色、云影波光,美丽梦幻的盐湖及周围大片的雅丹地貌像是在进行壮观的阅兵仪式,鲜绿色的湖水岸边尽是覆盖着的白色结晶,一切浑然天成。青海锂业有限公司就坐落在茫茫无边的盐渍地之上,虽然四周荒芜冷冽,但这是一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是蓄势勃发的希望之地,见证着时间的过去和未来。

  不禁想到盐湖的人文之美,那就是——锂业兄弟姐妹的和谐友善、执着追求和艰苦奋斗。近几年来,面对整体经济发展下行的态势,锂业公司眼睛向内,主动应对,历经十年求索,继承几代科学家锂资源的开发成果,主导攻破了10项国家级技术专利,潜心自主研发的离子选择迁移合成碳酸锂技术,成功解决高镁锂比盐湖提取锂盐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依托东台吉乃尔盐湖资源优势生产出高品质国产碳酸锂产品。

 

  星移斗转,岁月流金,锂业公司1998年成立至今,经历了从无到有,辉煌巨变的发展之路。从一个科研站到分公司;从初创时十几人到现在270余人;从一期工程发展到行业技术先进、装备一流、绿色环保的规模化生产线;从起初较小产值再到2015年度总产值近7.48亿元。如今的锂业公司相互搀扶,一路披荆斩棘,以其在市场博弈中的稳健和卓越表现可以自豪的告诉世界:“我们已经掌握了世界性核心资源与核心技术”。

  到有鱼的地方撒网,到有草的地方放羊。作为“千亿级”锂产业聚集区,东台盐湖蕴涵着无限的发展机遇。生产投产以来,锂业内外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职工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非一般”提升,这是集团公司的政策支持,其中也包含着锂业人的辛劳汗水、奉献苦累。日前,走进锂业,听到了职工们的心里话,感受到了属于他们的幸福感。

  前几年,锂业公司经历了发展低谷,条件艰苦,困难重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高技能人才与技术骨干流失严重,不能满足企业解困及发展的需要。近几年,锂业公司秉承西矿集团“内树信心,外塑形象”的企业理念,从领导班子到管理部门,从决策层到执行层,把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作为人才兴企的重要工作,在技能培养、考核评价、表彰激励等环节上下功夫,带动了技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贯彻落实降本增效目标,全体员工积极响应小改小革技术创新活动,想办法找措施,完成了《原料卤水过滤系统改造》、《工业排水循环再利用》、《蒸发系统余热再利用》等十余项小改小革项目,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约500万元。

 

  眼前个头不高,脸色黝黑的碳酸锂二车间主任申朝贵,在锂业工作已经10余年了,每天早上8点,都会准时来到生产车间,巡视检查各区域作业情况,安排工作、制定措施。他说,前几年,锂业市场竞争激烈,效益低迷、条件艰苦、技术薄弱,在许多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留住人才的优势不足,很多年轻人在去留问题上两难,人才流失率始终居高不下。然而,事情有坏的一面,必然就有好的一面,始终有那么一小撮年轻人被锂业老工人、被老师傅们默默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震撼,油然心存敬佩之情,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傅带领着年轻人比学赶超,优化工艺技术,攻克技术难题,在这里可以充分的锻炼自己,发挥专业优势,提升技术水平,正是这样的锂业精神鼓舞着他们毅然选择坚守锂业,虽然薪水并没有太多,但大家充满激情,斗志昂扬,憧憬美好未来。如今,市场行情的好转予以那些留下来的人满满的欣慰和希望。去年人才流失率仅有5%,“80”后的年轻车间主任、技术骨干占到锂业管理层60%以上。他还说,作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所参与的、看到的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一个小小缩影,他很骄傲地说:“这是我们单位某某专利……”,从他的言语中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骄傲和自豪。这几年锂业形成了以“一种利用盐湖卤水制取电池级碳酸锂方法”为核心的专利发明9项,利用盐湖卤水制取碳酸锂地方标准2项,并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等专利研究,这些成果奖项、有国家级、省级,所有这些都是全体员工的智慧结晶,多年宝贵的经验总结。领导是关键,特别是一线职工也是我们企业的基石。

 

  青海锂业公司这个年轻的团队中,不乏有年轻人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名牌大学,新老员工的交替和磨合,文化的冲突、工作原则的差异,往往成为导致团队不和谐、不团结。所以,带这样一个团队,首先是信任和尊重。申朝贵说:“我了解他们,他们对我也清楚,大家才能很快建立起信任的关系。”为了见证锂资源产业是否有广阔的前景,很多人选择留了下来,可以说选择坚守的锂业人是为了实现“锂”想而留下来。如今,锂业打了个翻身仗,厂区干净整洁有序、生产工艺、运行设备、操作技术不可同日而语。虽然企业的名称有变化、人员有变化,但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没有变化。今后,借助青海省打造千亿级锂产业的发展优势,正一步步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企业发展目标。

  负责党群工作的郗富旺说,如果说现在的锂业有什么新景象,那就是和以前相比,工作任务、内容、要求都有更高的标准。在这个高新的技术厂区,看着现场工作环境越来越好,和过去比“天壤之别”,打心眼儿里高兴。以前,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厂区道路可以用“天晴一身灰,雨天一腿泥”来形容当时的环境。那时候,路面凹凸不平,灰尘四处弥漫在空气中,走在这样的路上,等于天天洗“粉尘浴”。锂业公司厂区至315国道有一条15公里的公路,正常天气下小型车辆行走近1个小时,碰到雨雪天气,崎岖不平、泥泞不堪,十分难走。几次维修后,经过雨水的冲刷又恢复原貌,如果再找施工队需要300多万工程费用,路不但要修好,同时还要节约费用。经过一系列的论证试验,最后的方案是选取315国道至生产厂区2.35公里最短距离的道路,采用挖盐取土按比例混合,铺设碾压后用卤水进行浇撒的方法,全体员工带上自已的工具,铆足了干劲,将全部热情倾注到热火朝天的修路铺路中,面对如此重的任务,“五加二、白加黑” ,历时1个多月靠人力一点点铺路修路,仅花去几万元。他们坚持以苦为荣,苦中有乐,后续包括整个生产厂区的道路也都是员工用智慧和汗水修建的。

 

  员工在改善办公条件和美化厂区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可是由于环境条件因素,对绿色的向往一直以来可望而不可及,绿色盆景植物时间不长就枯萎了,四季缺少明显的色彩变化。为决心改变生活环境,员工从大柴旦运来种植的土壤,用废弃的管子在生活区修建花池、花架,试着栽植一些耐盐碱的柽柳、牵牛花、地坪草等绿色植物,到了夏天,栽植的西葫芦在精心呵护下居然还开了花、结了果,大伙终于可以看到眼前的丝丝绿意,在阳光的照射下映衬着员工的笑脸。

 

  有一种美好的语言叫音乐,音乐可以表达情感,表达生活,表达梦想。锂业公司文化艺术团便有这么一群人带着一份对音乐的狂热走到一起。2012年,在集团党委政治工作部的帮助下,锂业公司成立了乐队,成员自愿报名参加,利用业余时间从零基础学起,到了晚上,嘹亮的歌声、悠扬的吉他、铿锵的鼓点、美妙的萨克斯、回荡的小号等乐器,在没有暖气的8平米的训练房余音袅绕,交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冬天。如今,乐队已经发展成为艺术团,人员已经超过30人,演奏水平已非昔日之比,能够演奏《红河谷》、《恰似你的温柔》、《你的眼神》等很多曲子,并伴有演唱及舞蹈表演,演奏水平俨然有模有样,游刃有余,完全投入在音乐中,展现出自由又认真地一面。同时成立了锂业艺术团业余培训班,包括舞蹈、声乐、乐器等培训课程。

  来到锂业公司你会发现,多彩的文体活动涌现出一批文艺骨干,促进文体活动落地生根。每天清晨阳光下,伴随着嘹亮的广播操口号,部分职工挥动手臂,一起做广播体操,并且以后还要继续坚持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爱好者自发举办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开辟了读书室,修建了职工健身屋;每到和风煦日的日子,总能看到职工篮球场热闹非凡的场景;晚上映着夏色美景,响起悠扬的锅庄舞曲,大家围起一个大圆圈,跳起欢快的舞步,令人泫然。锂业工人的生活竟如此多彩,让大家觉得在东台吉乃尔盐湖生活,永远不会觉得日子单调,因为有那么多的业余活动可供选,有那么多的情与义激励着锂业人用自己的真诚和执着热爱着锂业。

  

  说起化验员申梅桂,她是锂业公司文化艺术团乐队电子琴主弹手,弹一手好琴。她说,这里有现实也有梦想、有平淡也有精彩,有乡愁也有友情。公司周围是人烟稀少的盐渍地,员工的生活很单调枯燥,基本24小时都呆在厂区内,车间、公寓、食堂的距离成了三点一线。但公司心系职工、力所能及为职工群众谋实事、解难事,给职工如春江水暖般关爱与体贴。平时下班后和乐队成员吃饭聊天谈心是工作之余的一道甜点。同时,食堂用餐环境有了提高,不断变换饭菜花样,职工在餐厅12小时都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并开设了小炒,不仅给大家增添了口福,而且价格也不贵,力争让职工吃得满意。公司不断改善住宿条件,在职工公寓开通了网线,配有衣柜和学习桌椅等,设施齐全,摆放整洁,还根据职工住宿情况按照早、中、夜三班分开居住的原则进行调整,避免因班次不同而影响职工休息质量。最后,她饱含深情的说,“三点一线”也能走出春天,现在碳酸锂产品价格涨幅较快,锂业效益也一天比一天好,员工干起工作来更起劲,任何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都是艰苦奋斗的过程,需要所有管理者和员工付出艰辛的努力,希望西矿所有的下属企业越来越好,让职工充分享受到企业的福利。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锂业公司的发展史,是一部艰苦奋斗史,更是一部科技创新史。如果说我们的西矿是一个家,那么锂业就是家中那个勇于创新、一路直前的一份子!如果说我们的锂业是一个人,那么锂业员工就是身体中从不停歇、默默流淌的大动脉。“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建筑协会优秀设计一等奖和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一等奖”等奖项是新时代下赋予锂业的荣誉称号,年初两个月时间创下电池级碳酸锂利润超过1.3亿元新高是锂业发展的历史记录。“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将是青海锂业的最佳写照,今后,锂业将以隐忍前行,蓄势待发的强大厚势和力量,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文/张倩 图/启轩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逸路4号西矿·海湖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971-612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