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我们>企业文化>西矿故事
【实干在西矿】鑫源矿业 | 四大举措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
作者:
2017-12-27

  2017年,四川鑫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紧紧围绕西部矿业“扭亏、脱困、增盈”要求以及公司年度生产经营目标这两条主线,以现场管理、结构调整、降本增效为主要抓手,主动作为、勇于担当,逐步改变了矿山面临的不利局面,为西部矿业“扭亏增盈”贡献了积极力量。

  一、矿山方面

  (一)积极开展资源拓展工作

  根据呷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4050米中段以上资源/储量占矿区设计利用总量的80%,但进入2016年,4050米中段以上高价值银铜矿体基本上已开采殆尽,剩余部分主要为低品位银铜矿、独立铅锌矿以及大量的三柱矿量,实际可利用银铜矿石不足200万吨。从矿山持续生产及经济效益方面来讲,矿山资源已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危机,拓展新资源已刻不容缓。

  在资源交困和项目建设投入决策两难的情况下,公司迅速明确资源就是呷村矿未来发展的基石。因此,在确保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的前提下,坚持以地质勘查项目和生产探矿为工作先驱和核心,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探矿工作的施工进度管控。实践证明,开展资源勘查工作的思路和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显著的: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勘查,呷村矿4000米中段和深部资源均取得不同程度上好的探矿效果,而有热探矿更是取得历史性突破,探获资源量527万吨,极大地提升了呷村矿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为矿山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二)合理调整矿山开采顺序

  呷村矿自2006年投产以来,开采顺序逐年失调,三柱回收严重滞后,导致价值高的银铜主矿体已下降至4050米中段,而临近上盘的铅锌矿体开采至4160米中段。

  多年来,由于未及时回收矿柱积累了大量的采空区,随着开采深度不断下降、采空区叠加、三柱变形最终使4100米以上中段绝大部分采空区垮塌,约140余万吨的三柱矿量难以回收,间接降低了矿山资源可利用量。此外,地表剥离回收上部矿柱使得井上井下形成天窗,地压活动频现,安全隐患极为突出。

  面对矿山现状及生产的重重困难,公司坚持以“在开采中保护,在保护中开采,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为指导思想,积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极力减缓下盘银铜主矿体的下降速度,保护上盘铅锌矿体开采技术条件不被破坏;二是通过调整矿山开采顺序和空间布局,回收窄小矿体3万余吨;三是将地表回收矿柱方式逐步转入地下,回收矿柱30万余吨。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方案,矿山逐步现状逐步向好,安全问题得到一定的减缓。

  (三)优化矿山传统采矿工艺

  由于呷村矿采矿工艺落后,再加之开采顺序不合理,使得矿山开采安全、损失贫化指标、资源综合利用率均受到严重影响,原采矿工艺已不能满足矿山现状和发展的要求。为尽快解决矿山面临的种种难题,鑫源公司积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建设充填系统,利用充填工艺对4050m中段所有采空区进行嗣后充填,建立安全隔离层,从根本上解决矿山安全隐患;二是优化原采矿工艺,采矿方法由浅孔留矿法改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和两步骤嗣后充填法,控制损失、贫化率分别在10%、8%以内,大大降低了采矿损失率、贫化率指标;三是充分利用充填工艺的灵活性来回采三柱资源,提高采矿安全性。

  经过充分的技术论证,优化后的采矿工艺是技术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的,对于呷村矿是可行的,也是未来矿山发展的主导技术路线。

  二、降本增效方面

  (一)通过强化管理降低完全成本

  2017年初,公司针对采选队伍承包综合单价展开了多轮商务谈判,宣传和贯彻管理出效益的理念,并要求承包方强化管理、降低单价。通过一年的生产,截止11月底,完全成本实际较预算降低78.78元/吨,全年累计降本创收3400多万元。

  (二)加强企业内外沟通,关注和争取外部政策支持

  通过与当地税务单位、政府部门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关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公司2017年减免税收、争取政府优惠政策等共计1400多万元。

  2017年,四川鑫源公司在欠品位、欠金属量的双重压力下,积极组织生产,主抓经济指标,乘着有色金属市场回暖的东风,取得了较好的生产经营成果。截止11月底,实现利润总额突破1.6亿元,超出预计利润8000万元。

  三、厂区建设方面

  一是完成了矿山硐口、渣场、尾矿库及工业厂区的清理、整治、覆土、复垦和绿化工作,有力推进了绿色矿山建设;二是完成精矿仓室外地坪硬化工作、排水沟硬化工作、水电站厂房室外粉刷工作、办公楼的亮化工作,使厂区变换了新面貌;三是开展“去蓝”工程,今年新建厂房均按照白玉县的要求进行设计建设,符合了民族地区建筑建设要求;四是推进目视化管理工作,对厂房、设备、管道、地面等按照要求进行了刷漆、制度上墙等工作,选矿厂内部环境更加规范;五是组织公司全体职工义务劳动45余次,清理废石块、塑料垃圾等约100吨,有效改善了呷村矿区周边环境;六是在厂区内外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民族文化,激励和引导公司职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

  (一)努力协调地企关系

  由于呷村矿地处川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环境较为复杂,企民关系较为紧张,协调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为促进呷村矿区周边各项协调服务工作有效开展,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用以协调企民关系,为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奠定了坚实的社会环境基础。

  (二)积极响应党中央,推动当地扶贫攻坚工作

  呷村矿周边村落较多,当地群众大多从事放牧工作以获得收入,因地方偏僻,导致当地群众的收入低且不稳定。为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助力打赢扶贫攻坚战,帮助当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小康社会,公司向白玉县捐赠3000万元,主要用于白玉县脱贫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和公共服务。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逸路4号西矿·海湖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971-612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