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磊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8月12日,青海省国资委党委在青海会议中心千人厅举行尹磊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回顾了尹磊同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再现了一名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一名优秀纪检干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情景。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中,报告人几度哽咽,台下干部群众潸然泪下。
我们摘编了部分报告人的发言,希望尹磊同志的先进事迹能够激励大家“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让生命在青藏高原绽放
内蒙古巴彦淖尔西部铜业有限公司 包鹏
2016年6月18日,尹磊因患肺栓塞抢救无效,在西藏昌都因公殉职。他在矿山出生、生活、工作,最后把48年的短暂生命也永远留在了矿山。
从一名普通驾驶员到纪委书记,从青海到西藏,从3000多米到5000多米的海拔,坚守矿山30年,尹磊用生命谱写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坚守高原、奉献矿山的高贵品质。
尹磊第一份工作是车队驾驶员,虽然每天辛苦地奔波在路上,他却不以为然,他说:“我们机关人员就是一线生产工友的后勤员,如果做不好服务,就等于蚕食一线工友的劳动成果,对不起那份工资。” 由于表现突出,他很快得到提升,先后任锡铁山分公司车队队长、办公室副主任、企业文化部主任。期间,他制定业务接待流程规范,健全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对车辆油料使用和检修严格控制,精打细算,精益求精,各项费用大幅下降。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西部矿业集团第一时间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全面投入抗震救灾。身为锡铁山分公司办公室主任的尹磊主动请缨参加玉树抗震救灾。在为期15天的玉树抗震救灾中,尹磊带领突击队清理公路、抢通道路、转运物资、保障供给,深入废墟抢救文物和群众财产等,完成了十余项抗震救灾重要任务。尹磊因工作突出,被评选为“青海玉树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和“青海省抗震救灾模范”。
之后,尹磊调往玉龙铜业工作,但他身在企业,热心帮助群众的行为却延伸到了地方。他积极主动参与企业和属地政府组织的“精准扶贫”和“爱心帮扶”活动。每天奔波于海拔4200米之上的矿山,往返于当地政府和藏族群众家中,白天宣讲国家民族政策及玉龙铜业公司发展会给群众带来怎样的福祉,夜晚与当地群众同住帐篷,同吃糌粑,同喝酥油茶,大家很喜欢他,给他起了一个藏族名字叫扎西顿珠,意为吉祥和心想事成。
在处理企业与地方群众关系上,不论群众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会耐心地听完,站在群众立场去细心解释,在走访当地群众时,遇到困难群众,总会掏出钱去帮助他们,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总会及时解决,得到当地藏族群众的认可和赞扬。
为了让当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尹磊协调建立了驾校,让藏族群众到驾校学车、学挖掘机,藏族青年有了技能,就有了挣钱的出路。看着藏族同胞下草山、进技校,学技能、奔小康,他心中无比欣慰,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企地共建关系,使得矿山建设顺利推进,企地关系趋于和谐,实现企业发展、群众致富。
在矿山基建中,尹磊深刻认识保护生态的重要意义,他坚持保护每一片草地,保护牧民赖以生存的家园。只要是群众提出的问题,他都高度重视和关注,处理了很多棘手问题。如今的玉龙铜矿内外关系和顺,政企、企地关系和谐,牧民的草场得到有效保护,在家门口实现打工挣钱,当地牧民从当初反对建设玉龙铜业,逐渐加入到矿山建设队伍中,他们深刻体会到只有企业好,他们才能致富,才能摆脱穷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尹磊长期在高海拔矿山工作,身体状况也引起同事和家人的担心。2015年,女儿在大连扎根,希望他也离开高海拔矿山到大连生活。但热爱矿山事业的尹磊婉言拒绝了:“西部矿业是我的家,我在这里工作了近30年,不能半途而废。”尹磊用朴实平凡的语言和朴素的行动,彰显了一个共产党人爱岗敬业、勇挑重担、恪守艰难的无畏精神和崇高追求。
尹磊,当司机时不但是技术最好的驾驶员,也是一名优秀的汽车修理工;当车队队长时,是一个管理严格且心细的好队长;任办公室主任时,是一个既有爱心又有责任心的好主任;任玉龙铜业的外事经理时,是一个连接汉藏文化与情感的使者;任玉龙铜业的纪委书记时,又以严格包含挚爱而出名,成为大家心中最美的“藏族书记”。
以“忠诚、干净、担当”为神圣使命
四川大梁矿业有限公司 刘建辉
6月18日,听到尹磊去世的消息,我的心顿时剧烈抽搐起来,痛彻心扉,我的好同学,我的好伙伴就这样走了。
尹磊是我从小学到中学的同学,以后又成为了同事,我们分别任职不同单位的纪委书记,我们一起长大,曾经同吃同住同学习,共同探讨工作问题,讨论生活与人生追求,无话不说,是最好的“哥们”,我对他的了解入心入骨。
2010年7月,时任锡铁山分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的尹磊主动请缨去了玉龙铜业,去了之后才感觉到身体很不适应,1000多米的海拔差,艰苦程度难以想象。同学们都很关心他的身体,他却总说:“我身体壮如牛,没关系,挺好的。”诸如此类的话,他每次带来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2015年,他被任命为玉龙铜业纪委书记后,很多人都有意疏远他,打趣的说他是“孤家寡人”。在世人眼里,纪检干部冷冰冰的,不懂生活,没有情调。在玉龙铜业二期百亿元项目投资启动之初,面对巨额投入,他压力很大。“我虽然是一名有着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但从事纪检工作也算是半路出家,组织信任我,让我任纪委书记,是压力,更是动力,所以我时刻鞭策自己,要多学,多想,多用。”这是尹磊在他的纪检干部述职报告中提到的。干中学、学中干,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任职期间,他牵头梳理完善了公司纪检监察多项制度,规范了纪检监察业务工作流程。
玉龙铜业因交通不便,收阅资料时间相对较长,为能及时学习中央政策与总部信息,他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手机APP等,将党章党规、纪检监察知识实现多层次覆盖。动员全体党员干部订阅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等微信公众号,目前已有70%党员干部成功订阅学习。
尹磊在做好本职外,还积极协助公司党委抓党员教育和“三基建设”,协助行政领导抓车队和食堂管理。在党员教育中,他以身作则,要求公司所有党员佩戴党徽,亮出身份,让所有共产党员既要接受群众监督,也要时刻履行好党员的权利与义务,每位党员做好“两学一做”专题学习笔记。抓“三基建设”中,他用好建议权,优化完善了基层组织,结合本职工作做好廉洁从业教育工作,并监督开展了全体员工基本能力测评。
在制度执行中,他一丝不苟,一以贯之。防止失之于宽,失之于软。通过他的努力,增强了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真正使大家认识到了企业廉洁的重要性和使命感。为了让中央的“八项规定”在企业得到严格落实,他以身作则,从严要求。有人说,玉龙铜业条件艰苦,生产建设任务紧,在有些方面可以适当放松。尹磊在大会上不留情面,当场否定。还要求公司总经理首先按规定缩小办公室面积。他说:“我要求严格,不是跟你们过不去,而是在保护你们。”
工作中看似“冰冷”,生活中却有着火一般的“热情”。他以身作则,是公司和员工利益的坚强护卫;他严于律己,用高标准严要求履职尽责;他以厂为家,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高海拔矿山;他不忘初心,把责任记在心上,把担当作为使命,度过了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
牢固树立“忠诚、干净、担当”, 努力做到“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使命感,慢不得的紧迫感”,这是尹磊的座右铭,也将是我们全体党员干部的座右铭!
戈壁矿山上的信念与坚守
西部矿业锡铁山分公司 崔海荣
“对于尹磊来说,助人、帮人不是偶然,是他的生活常态。”“凡事善始善终,要做就做到最好。”“尹磊不是对某一个人好,而是对大家都好。”“管理得严点儿,心里踏实,我宁可听骂声也不愿意听哭声。”……走进锡铁山,聊起尹磊,熟悉他的人总能想起尹磊给他人的这些印象。
锡铁山,交通不便,所有物资均需要外购。当司机时,他的车辆后备箱总是装着帮同事们采购的生活用品。作为普通员工的他收入并不高,但听说同学的孩子身患重病,他悄悄买了冬虫夏草寄给同学;虽然一年中他能休假陪伴家人的时间扳着指头都能算出来,但听到同事的父母生病住院时,他利用在西宁休假的时间专程前去看望。
走进西部矿业锡铁山分公司车队,办公室的墙上依然挂着当初尹磊担任车队队长时制定的《行为规范标准》、《车队休息室卫生管理规定》等制度,在制度作为保障的基础上,他着手狠抓车辆精细化管理,对车辆卫生、油料使用和检修流程严格要求,大大降低了公司成本,车队精神风貌大变样,环境变得整洁了,车容车貌干净利落了,员工心情也舒畅了……有的司机习惯开快车,对车辆设备爱护不够,尹磊就专门坐他的车,直到他改掉毛病,形成良好的开车习惯为止。每周车队例会上,他总是反复强调行车安全,只要出车,他总是在司机检查完车况后再仔细地检查一遍……在他管理车队近10年的时间里,车队没有发生过一起车辆安全生产事故。他把车队打造成了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车队也因此成为海西地区车队管理标杆,被评为了“海西州地区先锋模范车队”。
2002年,大柴旦遇到了一场30年未见的大降雨,连续数日的强降雨将锡铁山水源地围墙冲垮,洪水淹没了机房设备,严重威胁到了锡铁山的生产、生活用水。尹磊第一时间投入到抗洪抢修中,看到兄弟单位的备品备件运输有困难,他亲自上阵,机械车辆到不了的地方,他带领大家肩扛手搬,在最短时间内排除了险情。连续降雨使温度骤降,细心的他又让食堂煮好姜汤,从30公里以外的地方送到抗洪现场为大家驱寒。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成千上万的同胞痛失亲人和家园。大灾面前,尹磊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参加玉树抗震救灾。在为期15天的玉树抗震救灾中,他总是最后一个入睡;当大家吃饭时,他先清点人数,等到大家都吃完,他才最后一个端起碗;出外救援的队员们出门前,他总会叮嘱“平安去,平安回”;看到顾不得吃饭和睡觉的队友一脸疲累时,他总会打趣逗乐,让大家在压抑与疲惫中得到放松。结束救援任务时,他将所有的食物连同自己的3000元现金一起留在了孤儿院。因为突出的表现,尹磊被评选为了“青海玉树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和“青海省抗震救灾模范”。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困难面前主动请缨、冲锋在前,一直坚持着“有人负责我服从,无人负责我负责”的态度,而又心细如发,照顾着身边的每位同事。
他,三十年如一日,如同耐旱的骆驼草,守望着高原,守护着家园。他留给我们的是平凡细碎的工作生活中的不平凡,在他一贯的做事做人中体现共产党员冲锋在先、扎实苦干、奋发作为的高尚品格。
他走了,但是他忘我工作的高贵品德不会走,我们会继承他未完成的遗愿,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西部矿业“二次创业再铸辉煌”贡献力量。
坚守玉龙矿山 情系藏族同胞
西藏玉龙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阿旺卓嘎
悄悄走进尹书记的办公室,那顶红色的安全帽依然端正地摆放在办公室,他钟爱的矿石依然摆放在书柜中,鲜红的党徽和纪委书记的履职报告还摆放在办公桌上,窗台上的鲜花在怒放,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犹如他还坐在办公桌前忙碌工作。
第一次见尹磊书记时,他担任玉龙铜业综合管理部外事经理,看上去像是我们藏族康巴汉子,让我一下子就有了亲切感,我们给他起了一个藏族名字,叫扎西顿珠,希望他能够心想事成,吉祥如意,我们当地的藏族人都会亲切地称呼他为扎西书记。
他总是那么忙,每天在走村串户,解释政策,协调沟通矿山建设中的草原,走进帐篷,与当地牧民同喝酥油茶,同吃糌粑,学说藏语,说笑间心与心的距离就这样与我们藏族同胞拉近了。玉龙铜业公司多半员工是藏族员工,他视藏族员工为一家人,尤其是对新来的年轻员工,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他看我们吃不惯汉餐,吃不惯辛辣的饭菜,他就建议食堂提供藏餐,给我们做糌粑和酥油茶。
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玉龙铜矿,条件艰苦,工作强度大。“在玉龙铜矿工作很辛苦,但绝不能让员工心里苦。”这是尹书记常说的一句话。在不让员工心里苦的背后,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照顾好员工的身体健康,尹书记时常叮嘱厨师要保证员工用餐营养、健康、安全,甚至要求每一餐都要留样保存,以便考核追责。他每天早晨都会早早儿的敲开员工的宿舍,叫他们起来吃早餐,饭后又会叮嘱员工要适当运动锻炼身体,让员工在高寒矿山感受到温暖,更多的年轻员工在他的影响和关心下,扎根矿山、奉献企业,为玉龙铜矿的二期建设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尹书记的读书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企业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不是远征军,不是占领军,而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开拓者、扶贫者。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发展经济,首先要使当地民众富起来,使当地民众首先受益。”玉龙铜业发展给我的家乡带来了巨变。许多藏族青年成为了玉龙铜业的员工,我们在这里就业挣钱,每个家庭就都有了稳定的收入。玉龙铜业矿区的生态环保是尹磊书记最重视的,他始终强调,对公司征用的土地和操场要及时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环境,让玉龙雪山既是金山银山,更是绿水青山。如今的玉龙山上,小草郁郁葱葱,一眼望去,一片绿色景象,矿区中的水草异常丰美,时常会引有马牛吃草,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像一幅水彩画,这一切离不开尹书记的努力,他在工作日记中是那样写的,也是那样做的。
企业只有帮助地方群众,让当地群众享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福利,企业才会长久发展。尹书记把企业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这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多的是反映在他每个工作细节上。江达县青泥洞乡中心小学玉龙教学点新建的教学楼一直没有通水通电,孩子的取暖和生活都成了问题。尹书记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帮助学校协调解决。为了让当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尹书记多方奔走,在当地设立驾校临时教学点,让当地群众能在家门口掌握一门技艺,能在矿区谋生。尹书记这样的事例很多,影响了很多人,在玉龙,很多党员干部已经把“结对帮扶”困难员工和困难群众当做一种习惯和责任来做。
尹书记是大家的好书记,他视藏族人为一家人,给予我们很多帮助,我们藏族人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好书记。他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玉龙铜业,留在藏东大地。在他的精神指引下,我和我的同事们将更加努力工作,把玉龙铜业建设得更美好,让玉龙铜业的明天会更加辉煌,西部矿业的明天更加辉煌!尹磊书记、扎西顿珠,我们永远怀念您!
我的好爸爸
尹磊同志女儿 尹木子
我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是2016年的春节,在机场送别时,他对我说:“你一定要开心幸福,爸爸欠你的太多了,等退休了,把爸爸没做的事情全都做一遍,把没完成的心愿都完成。”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是永别,他的承诺永远无法兑现,最后连一句话都没有给我们留下,我所有的憧憬成为了泡影。
我们一家人长期三地分居,在一起的日子掰着手指都能数清,和家人见面,他每次都说,再坚持一段时间,等忙完工作,就回来陪我们。他带给家人的永远都是正能量,建了一个名为“幸福一家人”的微信群,每天打开微信,都是他发的人生哲理、生活方面的文章和信息,然而到了6月17日那天,就再没有了他的信息。
父亲爱这个家,更热爱他的工作和事业,每遇到和工作相冲突的事情时,他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2010年,我高考,家人住院,就在家里最忙的时候玉树发生地震,他顾不得家里这么多事情,主动向组织申请,赶赴玉树地震灾区抢险抗灾。电视里、广播里都播放着地震灾区的消息与画面,一家人每天都为他担心,但父亲对家人总是说一切很好,不用担心。抗震救灾结束后,我见到父亲又黑又瘦的脸,心疼得哭了很久,他却说,都好着呢,咱们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生活。
玉龙铜业,矿山条件艰苦,海拔很高,家里人反对他去,但他说这是组织安排的,“你不去,我不去,大家都不去,那谁去干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一点点变差,也知道高血压的危险性,每天督促别人按时量血压,可工作忙起来却总忘记量自己的血压。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所以才那么拼命地工作,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怕没有干好工作而辜负领导和同事的期望。
他每次回家,每天给家人做可口的饭菜,修理好家里的水电等易损物品,还会把一楼到六楼的灯泡全部装好修亮,再把楼道里的卫生清理一遍。他说,这里住的都是老人,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摔倒。父亲经常爱说的一句话:“每天早上起来对着镜子微笑,快乐也是一天,痛苦也是一天,不如笑着过一天。车到山前必有路,有什么事情就解决什么事情,不要愁眉苦脸。”他经常教导我如何做人,总是说吃亏人常常在,受到别人的欺负,不要计较,多吃亏是福,懂得感恩,善待别人。
在父亲被送往医院抢救时,昌都医院院长说,他抢救过这么多的病人,按正常人来说,早已不行了,连续抢救了四个小时,父亲的身体机能一直在勃起,一直在求生,生命体征挺过来好几次,从来没见过这么顽强的生命体征。可是,最后父亲真的坚持不住了,没有留下任何一句话,就安安静静地走了。当我得知他病重的消息,几经周折急忙赶到昌都时已过去两天了,想到父亲走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我的心很痛。我想告诉爸爸,我有多爱他,还想和他大手牵小手,还想一家人能够过团圆年,多想他牵着我的手步入婚礼的殿堂……可是,一切都来不及了,父亲再也无法醒来。
父亲走了,但他的精神在我心中永远长存,我为有这样一个好父亲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我学会了什么叫坚强,什么叫阳光,什么叫真诚,他永远是我的好爸爸!
(来源:2016年9月3日《中国有色金属报》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