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媒体中心>媒体聚焦
【青海日报】锻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
作者:
2019-03-23

  文 | 张永利 

  1月7日,《青海日报》“江源评论”栏目刊发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永利署名文章《锻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文章从突出尊才爱才导向性、突出人才引育针对性、突出人才发展持续性三个方便阐述了国有企业人才建设的重要性,对国有企业“育才”“养才”“用才”工作作了深刻阐述,现予全文转载。 

 

  2018年召开的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围绕“五四战略”和“一优两高”,深刻阐述做好“育才”“养才”“用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为我们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国有企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先锋队,更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把人才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在选准、用好、育强上出硬招求实效,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点燃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突出尊才爱才的导向性。企业最大的资本是人,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用抓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态度和力气抓人才这个第一战略资源,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形成公司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人才工作格局,积极为人才提供服务保障,让人才干事创业无后顾之忧。匡正选人用人导向,真正做到贤者得其位、能者任其职、人人有归属。大力宣传推介优秀人才典型,建立人才荣誉制度,在企业形成培树识才尊才爱才敬才用才良好风尚,以“人才引擎”推动创新、引领发展。

  突出人才引育的针对性。跟上新时代要求,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根据企业人才发展短板,把握人才工作规律,有针对性地发现、培育、引进人才。要坚持自主培养,健全内部人才选用机制,有效甄别员工综合业务能力,优化专业技术职务和技能人员聘任、考核制度。注重在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发现人才,注重在生产经营第一线发现人才,对一些有潜质、有发展前途的潜在人才多予支持、多给机会、多搭梯子、多压担子,有计划地开发、有针对性地培养。坚持素质提升,健全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弘扬“工匠精神”,发扬“师带徒”“传帮带”等优良传统,通过岗位锻炼、工作历练,采取举办培训班、外派学习等方式,加强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全方位培训培养,重点培养关键领域关键人才,进一步改善人才专业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坚持需求导向,以五湖四海的胸怀、全球化的视野搜寻人才,既重人才数量,更重质量,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多措并举引进高端人才与拔尖人才,用到关键岗位,让高端人才解决重要问题,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突出人才发展的持续性。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长远发展,充分考虑人才工作的长期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注意人才工作的策略方法,要有“爱才之心”,既要用事业激发其创新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要有“容才之量”,不追求短期效益,不搞一锤子买卖,坚持辩证、发展的眼光,既要压担子,又要卸包袱,既要给支持,又要有耐心,允许试错,宽容失败,不急于见成效,不轻易下结论,努力营造敢试错、敢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有“爱才之诚”,着力推动形成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能够得到合理回报的良性循环,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与岗位责任、工作业绩相挂钩,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的薪酬激励机制,增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事业感召力,激发人才爱企兴企的忠诚和干事创业的热情,推动人才在成就国有企业事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 http://epaper.tibet3.com/qhrb/html/2019-01/07/content_552610.htm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逸路4号西矿·海湖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971-612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