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媒体中心>媒体聚焦
【中国有色金属报】三个过亿项目填补产业空白
作者:
2019-10-23

  中国有色金属报(张海)2017年4月14日,第一根打上“西矿钢构”印记的H型钢产品正式下线,西矿杭萧钢构成为青海省首家钢结构装配式绿色建筑基地,从此,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启了青海绿色建筑市场的新大门……

  2018年9月6日11时58分,青海铜业年产10万吨阴极铜项目正式投产,“青海造”首槽阴极铜正式问世。填补了青藏地区铜冶炼市场的空白,青海有色金属冶炼产业结构和发展迈上了新高度。

  2018年9月7日上午,青海西矿同鑫化工有限公司一期5万吨无水氟化氢项目第一条生产线进行投料试车并一次成功,为青海省氟化工的发展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填补青海省氟化工领域空白……

  看今日西矿,处处涌动着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热潮,一幅幅蓬勃发展的恢弘画卷正徐徐展开。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中夯实转型基础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西部矿业集团以培育壮大新动能、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努力变挑战为机遇,打造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填补了多个领域空白。

  三个重点项目的建成,每年将实现60多亿元的营业收入,直接带动千人就业,不仅使西部矿业集团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项目建设的旋律日渐走强,也为当地经济发展,人员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变废为宝

  在大多数人眼里,冶炼行业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代名词。青海铜业首槽阴极铜问世,在年产10万吨阴极铜的同时,还会产生40万吨副产品硫酸,如何负“重”前行、消化硫酸?

  青海铜业管网交织,硫酸车间一条条管道通向与青海铜业一墙之隔的西矿同鑫化工。

  早在项目建设初期,西部矿业集团就积极谋划,围绕产业链循环式延伸、转型为新兴产业的思路,组建了青海西矿同鑫化工有限公司,每年消耗青海铜业二十六、七万吨硫酸,同时同鑫化工副产品氟石膏是下游水泥厂非常好的缓凝剂,能够100%地被消耗利用,做到了“吃干榨净”。青藏地区唯一一家铜冶炼企业与西北唯一一家大型新型氟化工产品制造企业之间形成了一个局部循环经济产业链。

  建链、补链、延链,西部矿业集团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培育新动能的同时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三个空白”项目建设累计环保投入超6亿元,不断形成新产业、新优势。

  “绿色产业”提升“绿色效益”

  享有“绿色建筑”美誉的钢结构建筑,是建筑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国际上,装配式建筑被视为建造业的重大变革,并早已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开始逐渐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力度及政策帮扶。

  西矿杭萧钢构以工厂化预制生产、现场装配施工的运作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建筑粗放式、高能耗作业模式。钢结构建筑在抗震、节能、环保、施工周期、得房率等方面有诸多优势,这无疑又给青海建筑地产行业新增了一抹“绿”。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永无穷期,站在新的起点,这三家企业将以新的姿态,书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成绩。(原稿发表于《中国有色金属报》10月17日第一版第二条)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逸路4号西矿·海湖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971-612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