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媒体中心>西矿新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教育培训心得分享之十
作者:
2019-07-20

  今天给大家分享肃北博伦矿业学员邹勇的学习心得 

  5月的韶山,阳光明媚,漫山遍野都是翠色盈盈,风光如画。在公司党委及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我非常荣幸与公司各条战线的同事一起来到韶山进行红色教育,寻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积淀深厚的革命精神。7天紧张有序的学习,重温了峥嵘的历史,听见了动人的故事,重温了一代伟人的豪情壮志、丰功伟绩。此次韶山红色教育对于我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洗礼,“为有青春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深深烙印我在心中。

  一、追寻伟人足迹,学习伟人风范,汲取奋斗力量 

  韶山之行我们来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近瞻仰了毛主席铜像,向毛主席的铜像献花、敬礼,向毛主席三鞠躬,像全国各地奔向韶山冲的人们一样,通过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祝福、纪念、缅怀⋯⋯站在巨大的塑像脚下,一代伟人的风范尽览无疑,一种自豪而激动地情怀油然而生。

  在毛泽东纪念馆,毛主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从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前仆后继,先后牺牲了六位亲人的故事中,领悟到了毛主席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看到毛主席那留有 73 个补丁的睡衣和书籍、党费证等遗物时,我深深感受到了毛主席艰苦奋斗的崇高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参观毛主席故居及重走毛泽东小道,重温毛主席学习和成长的地方,我深深感受到了毛主席艰苦奋斗的崇高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也就是在这个山青水秀、空气鲜美的小村庄,毛主席坚定了理想信念,点燃了革命的圣火,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观看《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实景演出,通过《安源煤矿》、《秋收起义》、《万里长征》、《民族抗战》、《扭转乾坤》与《开国大典》等场景的逐一展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主席克服重重困难、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民族精神。青年毛泽东的抱负与博爱,心中的远大理想与和对全民族的命运的担当,是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一封藏在老宅中未曾公开的新建引发出与杨开慧同志的革命爱情故事是多么的感人至深;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长征精神是多么的催人奋进;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将引领我去努力奋斗。

  几天的切身体验,让我领略了一代伟人不朽的人格和伟大的情怀,结合各位老师的讲座,我们应该学习毛主席的伟大品质有太多太多。

  1、廉洁无私的奉献精神。 

  青年时代的毛主席离开韶山到湘乡高等小学堂读书时在父亲泛黄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言壮志,后来在1959年再次回到故乡时又写下了“为有青春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情怀,这是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

  2、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毛主席的衣服经常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一年”,衣服上经常是补丁,毛主席纪念馆中那留有 73 个补丁的睡衣充分说明了主席一生都保持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3、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 

  我们去滴水洞参观毛主席的住所,主席的床边有一块是专门放书的,了解到主席一生读了2万多本书,并要求自己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但书不可以一日不读,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

  4、慈严并重的亲情关系。 

  主席为了革命牺牲了6位亲人,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后,当刘思齐也提出要把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内安葬时,毛泽东摇了摇头说:“我还是那句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不是还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充分体现了一代伟人舍小家为大家、一心为公的伟大情怀。

  二、言传身教的授课,坚定了奋斗的信念 

  此次教育,在领略伟人风范的同时,学院也安排了非常精彩的授课。各位老师结合自身学习和经历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又一堂的精彩课程,不仅学习了先进的理论知识,也为今后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集团公司纪委副书记/股份公司纪委书记成朝阳为我们在开班仪式上进行了《坚强落实干部作风建设、确保公司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精彩授课,从党员领导干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四个问题”到“四个习惯”等方面全面论述了怎么成为了一名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好党员,并对照此次学习提出殷切的希望与要求:“放下事务专心学、卸下架子虚心学、抛开杂念安心学、遵守纪律用心学”使我备受启迪和鼓舞。

  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泽东同志步行700多公里对湖南6、7个县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湖南农民运动的实际情况,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让更多人了解和支持全国的农民运动。 

  我们党选贤任能重在选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人,检验我们的经历这三点很重要。什么样的人靠得住?有定力、有修养、有担当的人靠得住;什么样的人有本事?眼界宽、胸襟阔、善团结的人有本事;什么样的人群众公认?厚道、公道、私心少的人群众公认。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人,就是经历有内涵的人。

  每个人的经历有一个“学、思、用”的问题,而核心就是要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也是检验是否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的标准(“520”好干部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因为每个人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能力素质不会随着党龄、年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升,而是需要通过终身学习、终身努力才能提高。在我们企业检验“学用”的成效,最重要的就是拿业绩来衡量。这是对一个人能力的综合反映。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实践,更需要许多人的不懈奋斗。 企业给了我们每一个人事业发展的平台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包括他自己,曾经也是一名很普通的学徒工,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岗位的磨练,一步步走上了领导岗位。我们每一个人要“把平台当成事业来做”。广大年轻干部就要就紧密联系公司实际和发展需要,不仅要在思想信念上做坚定的支持者,更要投身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大局。

  一要争做学习表率。要自觉主动融入公司新发展阶段的伟大实践,联系公司实际和本职岗位实际去学习,尤其要重视管理知识、专业理论的学习, 同时学好现代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增加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弥补知识弱项,特别要努力成为一专多能、善打硬仗、能打赢仗的“多面手”,力求在岗位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建树。

  二要争做创新表率。西部矿业之所以能“扭亏为盈”,我们靠的是创新,今后的发展更要靠创新。创新能力是现代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重点就在于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要争做实干表率。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说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要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从一项一项具体工作入手,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过硬的工作业绩树立自我形象,赢得大家的认可。

  四要争做廉洁表率。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筑牢思想防线,懂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经历成长中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为民意识,培育务实作风,树立担当精神,保持廉洁品德。

  党员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年轻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领导告诫我们年轻同志担任一定领导职务后,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历练成长的必修课。一定要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苦与乐的关系,解决快与慢的关系,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我们要始终牢记,个人的一事之失、一时之失,不是真正的失,而是更大的得;我们要始终牢记,只要踏踏实实干出点成绩,这样才能走得稳、走得好、走得远;我们要始终牢记,年轻干部要有大局意识,立足本职岗位,主动服从服务全局,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为全局做贡献的人。我们要始终牢记,要树立集体意识,同志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成为一个为集体发挥正能量的人,要减少自我意识,遇事多替别人着想,不贪功、不诿过,做一个受别人信赖的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专题教育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党性。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是不忘过去,不忘初心是不忘过去的过去,不忘初心是不忘为什么出发;牢记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我们公司大家都知道我们挺过了“活下去”的阶段,现在我们的使命就是要通过大家的努力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我们建设百万吨选矿厂的目标、打造国内单条规模做大、绿色环保的钒生产线等工作还需要我们更加砥砺奋斗。

  通过此次各位领导和专家言传身教的授课,解决了我成长中的困惑,帮我找到了成功的方法,坚定了奋斗的信念,必将是我人生中一段丰富的经历。

  三、珍惜当下,努力工作,实现价值 

  此次红色教育虽短暂,但它所展现的人文精神将会对我产生永久的魅力,也必将给我人生中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抚今追昔,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建立来之不易,安定祥和的生活来之不易。我由衷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当前瞻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重温他们写下的字字句句,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深切的感到今天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一定要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努力做今天的优胜者。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并从事党纪工作,正处于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需要不断地成长进步才能承担企业改革发展的重任。当前公司正处于推进三大变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我将紧密联系公司实际和发展需要,不仅要在思想信念上做坚定的支持者,更要投身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大局,不断增强本领,提升能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敢于担当,在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贡献力量,争做新时代西部矿业发展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逸路4号西矿·海湖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971-612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