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媒体中心>媒体聚焦
【中国有色金属报】西部矿业:微故事汇聚大能量
作者:
2016-11-15

  为深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西部矿业集团公司党委在求实效看成果上下功夫,精心设计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自选动作”,收集企业内部先进典型人物的小故事,利用公司新媒体广泛传播正能量,同时在公司网站和企业内刊同步宣传先进典型。从9月8日至今已刊发24期先锋微故事,120个微故事,微信阅读量超过3万次,网站浏览量4万次以上。 

  “先锋微故事”主人公全部来自西部矿业基层一线员工,故事篇幅小,表达方式灵活,语言通俗易懂,情节鲜活生动,深受员工的喜爱,在社会得到广泛好评,并引起了青海省国资委党委的高度重视。

  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在西矿集团公司开展降本增效、攻克艰难、强化管理等中心工作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他们可亲、可爱、可敬、可学,有50多岁的“小老头”,有90后的“小鲜肉”,有虎背熊腰的“大男人”,有纤细娇弱“小女人”,这些手到擒来的故事鲜活有血有肉,现场照片活灵活现。《党员先锋队打响攻坚的号角》、《小小党员最珍贵》、《铁汉柔情老班长》、《焊花飞溅写青春》、《盐湖特殊的养路工》、《川藏线上的驾驶员》、《90后技术能手》……

  锡铁山分公司碎矿车间104班班长郭兴,在锡铁山整整坚守30年,帅小伙变成了小老头。17个全家团圆的春节,他都坚守在岗位上,父亲生病住院做手术,他也没能回去,一心扑在岗位上,从不抱怨。在技术上他是个能手,他看到车间铁筛片的损耗太快、成本太高,筛分的灰尘过大,对作业人员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经过改造有效降低成本,大大改善工作环境。

  大梁矿业检修车间主任章晓明,他大力推行区域班组负责制(一个班组包保一个车间设备)、设备巡检巡查、维护保养定人管理制、设备事故倒追制、维修人员强弱搭配互助制、绩效考核工时制和修旧利废降本增效奖励机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为公司节约一大笔费用。

  郁从园,是赛什塘铜业公司电气工程师。赛什塘远离县城,当地没有维修店,藏族同胞家用电器出现故障,都要去很远的县城修理。他在工作之余利用自己的专长为当地藏族同胞免费修理家电,不管哪家用电出现问题和故障,他都尽量及时处理,避免出现漫长黑夜无照明的情况,并且在修理的同时给老百姓讲解一些用电常识,让他们能够安全用电。

  严虎,是西矿杭萧钢构的一名普通员工,帅气潇洒、青春阳光,合同管理是他工作的一部分。有次,技术人员提交给他一份总价846万元的合同走OA流程。像往常一样,他没有急于提交系统,而是细致地审核内容条款。在复核合同价款过程中,发现钢轨的计价存在问题。他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核实情况后,责成中标单位重新复核合同价格条款,为公司挽回了24万元的重大经济损失。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小故事、“小人物”,展现党员干部、普通员工的真人真事,表现了他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热情为民、崇德向善的精神风貌,故事打动了许许多多员工,每次“微故事”推送出来后,大家都积极转发分享在朋友圈中,并为喜欢的人和事投票点赞。在展开的热烈讨论过程中,大家发现榜样的无处不在,人人都可以成为“先锋微故事”的主人翁,人人都可以成为“头条”,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比学赶帮超”的热情。

  平凡的人物,微小的故事,平凡中见证伟大,他们既不轰轰烈烈也不惊天动地,却以滴水穿石的力量悄悄渗透并影响着广大员工。西矿集团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以点点滴滴的言行举止触动着大家,影响着大家,带来满满正能量,以“春雨润无声”的方式悄悄走进员工的心里,并且转化成为企业发展尽心竭力的无限动力。

  目前,“先锋微故事”成为西矿集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的党建品牌之一,该栏目也已成为大家每天必看篇章,大家在阅读和讨论的同时也在学习和模仿,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

  (李顺平)

原文刊发于2016年11月10日《中国有色金属报》第八版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逸路4号西矿·海湖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971-612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