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媒体中心>媒体聚焦
【西海都市报】瞬息光影里的永恒之美
作者:
2017-07-31

    一

  积盐为湖,以天空为镜。这是高原的大手笔,更是高原的胸怀与气魄。
  这里,盐坨似雪山,闪耀着炫目的光芒。一望无际的盐湖倒映着蓝天白云,碧波如洗。一条铁轨通向未知的远方,将想象绵延到无穷之境。
  大地如此开阔,偶有飞鸟拍打着翅膀飞过,发出动听的鸣叫。
  伸开手臂,仿佛就能怀抱云朵。俯下身去,那倒映着的每一个身影,顾盼生辉。
  一定有人会问,究竟要多少盐,才可以集聚成如此景象?
  茶卡,藏语意思为盐海之滨。四亿四千万吨,这是初步探测的储量。是的,不是一掬一捧,而是一泊一片,是湖是海。
  十几厘米厚的盐盖下,就是可以捞取的天然结晶盐。
  
  这里没有立交桥,没有霓虹灯,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
  当我们从纷扰喧嚣的现代社会中抽身,投入这由自然恩赐的至美之境,被俗世浸染的身心,在这里得到一场最为畅快淋漓的洗涤。
  燃起祈福的袅袅桑烟,敬上吉祥的蓝色哈达,端出甘醇浓烈青稞酒,摆上美味的贡品……一遍遍颂念《平安经》,将风调雨顺、牛羊兴旺、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祈愿,随风送出。
  隆重,庄严,虔诚,吉祥。
  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活动,历经237年历史,以每年农历五月十五为固定的祭湖之日。
  古老的传说与现实困境,在交织融会中演变为一种虔诚的祭祀活动,既具民族特色,也有宗教色彩。
  颂经声低沉绵长,随着风声从耳畔直抵心底。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唯愿茶卡盐湖永远美丽富饶,人民永远幸福安康。希望更多的人都能享有太平,无忧无虑。
  
  我总是收不住思绪的缰绳,身在茶卡,心却早已在四野八荒。
  由这里的盐延伸的想象,第一个,便是眼泪。
  眼泪,一滴滴,一行行,或幸福的,或苦难的,皆含着咸涩。
  《红楼梦》中的绛珠仙草,因要回报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之恩,决定以眼泪偿还前债。从此有了一段哀怨凄美的绝世之恋,又引出多少红尘纷繁,演绎多少聚散离合。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艺术的夸张、渲染和强化,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之一。
  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欲说还说》的小说,虚构了一个患有“先天性无泪腺并无泪小点”的年轻女子,有泪流不出,没有梨花带雨的楚楚动人,在一些人眼中少了很多女人的味道。现实狠辣也好,温情也罢,当她带着无奈与现实抗争,现实也于无意中治好了她的无泪症。当她终于可以泪流满面时,她有悲伤,也有喜悦。
  俯仰之间,在无垠的茶卡盐湖,脚踩咸涩的大地。此时,竟有如此孤独之感。那个我曾经用笔塑造的孤独女子,如此接近,又如此邈远。
  到底要积攒多少眼泪,才能还你一世清泪,许我一生相伴?
  
  浪漫、唯美、夺人心魄。这是我早前在镜头中所见的茶卡盐湖。
  这瞬息光影让人迷醉。如今,当我自己也同样用镜头定格美好瞬间的同时,不能不想到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的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以及他提出的摄影史上最著名的“决定性瞬间”之说:“在一秒钟的很小一部分中,以一种精确的形式呈现出某一事件的重要性,使它成为这一事件的最恰当的描述。”《玛丽莲·梦露》便是布列松在凝固的瞬间里展现的绝美。
  这脚下的一泊盐湖,却又让我想起另一个瞬间影像,那是几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中的结尾画面:男主人公在郊游时离开了朋友,独自一个仰卧在河畔,一个人静静地看着天空流下了泪水。电影在此画上了句号,却留下太多回味。以倒序方式讲述令人绝望而又回味无穷的故事《薄荷糖》,电影首尾都有呼啸的列车飞驰而来。实在佩服作家出身的导演李沧东,以平实的影像和舒缓的节奏剖析残酷人生。也许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始终如跳不出轨道的列车,应该感谢所有的相遇,让我们变得丰富和沉厚。
  在滚滚的时代车轮前,也许有太多不值一提,但也不乏瞬间光影里的永恒之美好。茶卡如是,人生亦如是。
(雪归)

(原文刊发于《西海都市报》2017年7月31日A19版)
链接:http://epaper.tibet3.com/xhdsb/html/2017-07/31/content_429827.htm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逸路4号西矿·海湖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971-612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