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义 大通县朔北藏族乡东至沟村驻村第一书记
“如今,看着每一位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的扶贫工作得到大家的认可,我就知足了!” “两年来,东至沟村发生了巨变,村里的道路变得笔直平坦,家家户户的大门、院墙都焕然一新,村民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改变。”采访中,这位来自西部矿业集团公司的驻村第一书记感触颇深。 “脱贫的成败在于精准,而驻村第一书记就像贫困村的体温计一样,监测着各个贫困村、贫困户的动态情况,由此系统掌握了贫困群众的第一手信息,为实施精准扶贫创造了可操作条件。”周青义说,东至沟村由穷到富,关键在于找准了‘穷根儿’,找到了脱贫的良方。 东至沟村有113户453人,人均耕地2.82亩。过去,该村大多数人靠土里“刨食”,以种粮食为生,一年到头辛勤劳动,除去生产成本外,收入甚微。大多数人没有致富门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没能摘掉“穷帽子”。 2015年10月,西部矿业集团公司锌业分公司污控部车间副主任周青义被选派到东至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两年来,他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寻找“穷根儿”,给村民们带来了当归种植、红洋芋种植等产业,在他的帮助下,2016年通过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道路拓宽延伸、电网改造、科技扶贫等行业帮扶,以及单位结对认亲帮扶和西部矿业集团公司的关心与大力支持下,发展产业扶贫、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业,使全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5881元,增加到了2016年的10589.63元,36户贫困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2520元增加到2016年的10238.4元。东至沟村实现当年脱贫目标,彻底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周青义说,为了巩固脱贫成果,提升村民的“自我造血”的能力,村里将继续特色种养殖业的发展,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并将通过旅游项目的打造,推动农产品、养殖、民俗艺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更加巩固东至沟村从前期‘输血’到后期‘造血’的脱贫成果。(记者 樊娅楠 摄影报道)
(原文刊发于2017年11月1日《西宁晚报》第八版)
原文链接:http://www.xnwbw.com/html/2017-11/01/content_1253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