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连日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青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预算报告。全国人大代表,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永利积极发言,建言献策,认真履职、共商国是。谈发展、话改革,作为青海省企业界代表,张永利代表的发言引起诸多媒体关注。
图为青海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前,张永利代表和阿生青代表正在讨论。
图/人民法院报记者 罗书臻 摄
《中国产经新闻》
建议完善矿产资源权益金政策
中国产金新闻记者 刘启文 范海江
“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建议按照‘新矿业权新办法,老矿业权老办法’的原则继续做好矿业权价款的征收工作。已进行有偿处置但尚未足额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的,仍按原规定继续缴纳探、采矿权价款;对于申请在先方式取得探矿权,在转为采矿权时尚未进行处置的,应充分考虑企业出资勘查形成勘查成果的实际情况,合理抵扣或减少矿业权出让收益。”日前,全国人大代表、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永利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张永利带来了《关于完善矿产资源权益金政策的建议》。《建议》认为目前实行的矿产资源权益金政策,存在“企业出资形成的勘查成果征收矿业权出让收益,给矿业企业增加成本压力的同时,不利于调动、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风险勘查工作的积极性”等问题,建议对矿产资源权益金政策予以完善。
2017年4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在矿业权出让环节,将探矿权采矿权价款调整为矿业权出让收益,将现行只对国家出资探矿矿产地收取、反映国家投资收益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调整为适用于所有国家出让矿业权、体现国家所有者权益的矿业权出让收益。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征收矿业权出让收益(以下简称“矿产资源权益金”)。随后,在2017年6月29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对于如何完善矿产资源权益金政策,张永利提出数条建议:
一是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建议按照“新矿业权新办法,老矿业权老办法”的原则继续做好矿业权价款的征收工作。已进行有偿处置但尚未足额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的,仍按原规定继续缴纳探、采矿权价款;对于申请在先方式取得探矿权,在转为采矿权时尚未进行处置的,应在充分考虑企业出资勘查形成勘查成果的实际情况,合理抵扣或减少矿业权出让收益;
二是国家应鼓励矿山企业尤其是老矿山自筹资金开展探边扫盲,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对于已缴清价款的采矿权范围新增资源储量,建议不再征收权益金;
三是关于提前缴纳权益金问题,建议调整提前缴纳比率。如果现行权益金政策不变,建议建立健全退还机制,减轻企业负担;
四是从国家层面统一权益金基准价标准,各地区给出合理调整系数;统一基准价计算方法,避免各自为政,产生区域不平衡问题。
(2019年3月9日《中国产经新闻》第3版)
《经济日报》
设置经济增长区间目标怎么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曹红艳 周 琳 曾金华 马玉宏
张永利代表:
我们有经验、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推动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在一个较高速度区间发展,能够实现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从数据上看,相较2018年的6.5%左右目标略有降低。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如何看待经济增长目标区间?
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代表委员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增长区间目标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兼顾了稳就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多方面要求,让调结构转方式、新旧动能转换更有弹性,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永利代表在青海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发言。
图/青海日报 祁国彪 摄
目标符合发展实际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蔡玲表示,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6%-6.5%,体现了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是积极稳妥的。“今年明确经济增速底线是6%,这给了大家一个稳定的预期,再大困难也不会打乱我国经济发展节奏。”蔡玲代表说,将6.5%设定为增长区间上限,说明我们不追求更高的速度,而是要注重有质量地发展,不要“竭泽而渔”而是“放水养鱼”。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这一区间目标与经济潜在增长水平、保持稳定就业、防范风险相匹配。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扩大,潜在增长率逐步下调符合客观规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认为,经济增速设定区间目标科学合理,有助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要保证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保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经济增长速度目标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同时,要实现今年的就业目标,需要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水平。此外,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过高的增长目标可能会导致稳增长政策过度加码,区间增速目标则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相匹配。
“设定经济增长区间目标,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具有更强的弹性和可操作性,不仅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也有利于引导地方政府形成正确的政绩观。”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市委书记项雪龙说。
兼顾新增就业要求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认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长期向好不等于速度越高越好,而是要在提高发展质量基础上,保持符合经济潜在增长率。
杨伟民委员认为,当前我国正面临影响发展的长期性问题。过去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去产能”取得明显效果,工业品价格企稳回升,带动经济回升。但是,一些问题需要花大力气继续解决。应对复杂局势,首先应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高质量发展、科学发展的思想。
蔡玲代表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层面,凸显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的重要意义。稳增长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保就业,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从而激发活力。市场主体有了活力反过来就能够解决就业问题,“六稳”就有了基础。
王一鸣委员认为,从就业容量看,GDP区间目标的设置符合新增就业要求。随着服务业在我国经济比重提高,就业容量也相应扩大。据估算,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约新增200万个左右就业岗位。GDP增长6%约能带来1200万人就业,若增长6.5%有望新增约1300万人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永利说,稳增长是保就业、惠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经济增长区间,是有弹性的、有较大回旋余地的目标。确定6%的增长下限指标,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才能确保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就业目标,才能有条件实施一系列民生保障工程,使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方面的政策红包得以落实。
保持足够韧性潜力
“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6%-6.5%,显示了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湘平说。过去一年,面对“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复杂局面,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的含金量不断提高。经济转型加速发展并已经取得成效,经济增长的韧性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雪龙代表说,从连云港的经济发展历程看,速度稳定增长、质量不断提升。2018年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连云港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幅超过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1%,展现了强劲的发展态势。
“尽管宏观经济压力不小,但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了足够的韧性和潜力。只要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推进‘六稳’,就能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实现GDP增长预期目标。”项雪龙代表说。
张永利代表认为,2019年虽然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体量大,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改变,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改变,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也没有改变。
“我们有经验、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推动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在一个较高速度区间发展,能够实现年度经济增长目标。我们企业也要通过改革创新,加快自身发展,加快推进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总体发展目标作出贡献。”张永利代表说。
(2019年3月9日《经济日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