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媒体中心>西矿新闻
我们离卓越有多远?——一条信息引发的思考
作者:
2019-04-09

  编者按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新课题。西部矿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离卓越还有多远?2月13日晚8时12分,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永利在公司领导干部微信群中转发信息,从开阔视野、体制机制创新、内部管理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和提升发展动力等方面立意点题,可谓“以他山之石攻已之玉”,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成败。清代著名实业家张謇有言,“治理一县之域,要有一省之眼光;治理一省之域,要有一国之眼光;治理一国之域,要有世界之眼光”。西部矿业作为全省龙头企业,已连续13年位居青海企业50强榜首,但我们不能偏安一隅,作为已经走出去的省属企业,要再创辉煌,必须开阔视野、登高望远,主动对标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方能找出自身差距、明确前进方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远虑”,企业亦是如此。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任务艰巨繁杂,市场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企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区域竞争和行业竞争及“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的局面,作为地处西部身份的资源型企业,西部矿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更宽更广的视野,学习先进,对标先进,不断提升公司运营管理能力,主动适应遵守竞争规则、知识产权、金融规则、贸易规则,履行好社会责任、商业责任,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重要基石。

  机制是保障,管理要提升。2015年以来,公司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内部管理提升推行“扁平直线”管理模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控体系,在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的同时,不断夯实精益管理基础,努力提升制度、质量、标准、计量、档案等各项基础性管理工作水平,推进依法治企、合规管理。但对照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要求,我们还有不少差距。这就要求我们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城墙口”,“不停地发起猛攻”,而且要“不断地加大弹药量”,持续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健全高质量发展管理体系,制定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和考核办法等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相应工作制度,为“二次创业再铸辉煌”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拥有人才就拥有未来。近年来,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养才”“育才”“用才”工作,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端人才和精英人才,并着力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解决和攻克了一批生产经营的技术难题。站在新的起点,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更需要以强烈的人才意识,不断健全人才工作机制,积极为人才提供服务保障,持续给人才发挥能力的“空气”和“土壤”,在企业形成识才、尊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风尚,真正做到贤者得其位、能者任其职,让人才干事创业无后顾之忧,努力建设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打造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高层次技术领军人才队伍、高水平技能人才队伍,有效筑强高质量发展的智力保障。

  上下同欲者胜。华为团队一向以“狼性”著称于世,通过让基层有“饥饿感”、中层有“危机感”、高层有“使命感”的简单规则,感化出了一支敢打战、能打战、打胜战的“狼性”团队,这是华为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组织文化。我们要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的向华为学习“聚人心”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关爱员工服务体系,认真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坚持企业改革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让全体职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助推员工把“个人梦”同“西矿梦”、同“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西部矿业集团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

  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的第一职责就是为党工作,更要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把工作当成事业干,用心做人、用心做事、用心履责,在全公司形成“比团结、比作风、比事业、比创新、比主动”的浓厚氛围,保证我们伟大的理想和事业生生不息地永续发展。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坚定打攻坚战的决心,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力争在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为把西部矿业打造成为股东满意、员工幸福、备受社会尊重和具有国内重要影响力的企业而不懈奋斗。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逸路4号西矿·海湖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971-612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