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高原,绿意盎然。觉拥河畔,一座大型现代化绿色矿山巍然屹立。在这里,几代西矿人含辛茹苦,餐风卧雪,齐心协力,征服重重困难,以一颗奉献高原的赤子之心,创造下“生命禁区”的西矿奇迹。
从一无所有到铸出西藏自治区第一块电积铜,再到建成年产2000万吨铜采选规模的大型矿山,玉龙铜业走过了初创、转折、跨越的辉煌里程,在这里,西矿人用炽热的家国情怀演绎出振兴民族经济使命的传奇,孕育出了“坚信、坚持、坚守”的玉龙精神。
如今,“玉龙精神”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在西矿每一个单位,这种愿意豁出命来干的热烈血性和数十年未曾改变的家国情怀化为全体西矿人身上精气神,贯穿于西部矿业集团发展的昨天和今天,凝聚成西矿人共同的气质和不变的信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阔步前行。
筚路蓝缕、负笈追梦
在艰苦奋斗中彰显家国情怀
“爷爷,开拓者是什么意思呀?”
“爷爷在锡铁山工作了三十多年了,我想那些一直呆在这里,努力让这里变好的人,就是开拓者。”
在锡铁山,一座以“开拓者”命名的丰碑伫立于绿树成荫的厂区,而爷孙俩在这里的一段对话让锡铁山的故事注入了更多的“血肉”。
在1982年那个炽热的年代,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响应为祖国矿业奉献的号召,纷纷踏上开往西部的列车,投身到这片荒无人烟的戈壁,种下了“一棵树”、建起了“一座楼”、修出了“一条路”、点亮了“一盏灯”,硬是将一座寸草不生的“石头山”变成了满眼绿色。
“我带着小女儿把草垫子铺到砖地下,睡了一晚上;走路上不来气,嘴唇子发干出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给党交一份答卷……”这一句句老一辈锡铁山人的朴素话语,让人动容,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理想、激情与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
沿着先辈足迹,锡铁山的“新鲜血液”们扎根这片热土,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自己的命运、发展与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这里,以企为家、挥汗如雨,让“ 坚信、坚持、坚守“的玉龙精神在这里发出了芽,结出了果,在祖国西部筑起了西矿人的“精神高地”。
从锡铁山出发到西部矿业各单位,玉龙精神逐步成为西矿人最具优势的传承。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玉龙铜业,西矿人抗高反,斗严寒、战冰雪,以超乎寻常的耐力和执着坚韧的意志力不断续写着西矿“奇迹”;在新疆哈密博伦、新疆瑞伦矿业,夏季酷暑难耐、冬季狂风肆虐,但西矿人不畏艰辛,无惧困苦,怀揣着满腔的抱负和无限的希望,常年坚守在戈壁滩上,挥洒着青春和汗水;在格尔木鸿丰伟业,高寒缺氧、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人烟稀少,但那里不缺青春与活力,奋斗与激情,他们愿意把青春奉献在这片戈壁,愿意把汗水挥洒在这里。在四川、甘肃、内蒙,西矿人心心相系,团结奋进,舍小家为大家,为公司的发展默默奉献,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与汗水……
变换的是岁月,不变的是炽热的家国情怀。这份浓浓的情感深植在西矿人的血液中,这种战天斗地的“玉龙精神”融入西矿人的精神谱系,正汇聚成勇毅前进的强大力量。
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在赓续传承中练就钢铁作风
迎难而上是西矿人的本色 ,敢闯敢干是西矿人的作风。在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在玉龙精神的砥砺下,西矿人练就了一副“铁肩膀”,担起了时代赋予的重任,顶住了困难罡风的激荡。
西藏玉龙铜矿的气候及其恶劣,高寒缺氧,常年风雪,含氧量低,极端气温能达到零下40摄氏度,一次感冒或超负荷的体力劳动,都有可能诱发肺水肿,严重时威胁生命。
面对困难,他们没有畏惧。晚上十一点,浇筑混凝土;凌晨一点,振捣混凝土;凌晨三点,检查模版是否偏移;凌晨六点,混凝土收面覆盖……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现场24小时施工从不中断。“连续数十月不休假、与家人常年分居两地、吃住都在建设现场、不按期完工不睡觉……”这样的故事在玉龙铜矿再也平常不过。
在这里,建设者的足迹踏遍雪山,行遍高原,20余家建设单位,数万名建设者在困难面前绝不退缩,用短短20个月时间完成放在内地完工至少3年工期的项目,用坚守高原的赤子之心诠释出了一个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汗水洒满了一天又一天。西矿人带来的感动,是因为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奋斗和甘于奉献、英勇顽强的拼搏。
2017年青海铜业初建时的一天,天空下着雨,280 吨的熔炼炉到达青海铜业,当时没有一个能够吊得起的设备,青海铜业自制龙门架,组建了一支 300 人的队伍,用24根手动倒链吊到平台上。
“大家看我手里的红旗,听哨子的声音,注意步调一致!”
“有!有!有!”300人其声呐喊,声震云天。
雨越下越大,大家衣服被雨水淋透了,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停止,经过共同努力,用4天4夜完成了20天完成的起吊工作,打破了熔炼炉安装记录。
很多人看到足够激励一个人的故事,感觉英雄的诞生是触手不可及的。但是,在西部矿业,英雄就是平常工作中的一个细节,一个个为企业甘于奉献的缩影。
2017年11月,锡铁山新选厂流程打通以后,发现尾矿不畅通,如果不及时处理,尾矿就会溢满车间,淹没新设备,这个时候,出现了一帮“铁人王进喜”,一个个主动跳进矿浆,拿起高压水管人工把管路冲开,爬上来的时候满身湿透,靠着暖气片取暖时身上冒着热气。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样的西矿人比比皆是……
今年5月,面对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疫情,公司各单位迅速落实应急防控措施,开启封闭式生产模式,广大干部职工背着行李连夜返岗,大家以企为家、吃住在岗,连续奋战,全力保障了各工序环节的运转。居家办公的职工坚持线上办公、视频开会,没有因为疫情影响正常工作,全体西矿人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共同发力,为公司生产经营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
哪怕是最平凡的岗位,也赋予了更深沉饱满的精神内涵。现在,玉龙精神绽放在公司的每个角落,书写下了西部矿业最动人的奋斗故事。
笃行不怠、踔厉奋发
在担当作为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承载着几代西矿人艰苦卓绝的奋斗,西部矿业开启了走向卓越的变革和创新,西矿人接过先辈手中传来的火炬,燃放出了一个更加光辉灿烂的现在。
7年前,在连续亏损,企业陷入困境的攸关时刻,如何破局?西部矿业顶住压力,以改革为抓手,不断向改革“深处”“底部”发起冲锋,对改革“硬骨头、深水区”大刀阔斧进行提升与改进,用1年时间实现扭亏为盈,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2015年以来,西部矿业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国有企业改革为契机,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聚焦“矿山、盐湖、生态”三大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下大力气解决历史问题,有效推进资本运作和资产处置工作,持续推进“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推进装备技术升级,信息化管理全面进步,发展方式持续转变,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与革新喷薄而出,释放出蝶变效应,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很快在西部矿业响亮奏鸣。
这几年,公司彻底关停6万吨锌冶炼、铅业分公司铅冶炼系统等6个工艺落后、环境高风险项目,有序推进青海铜业10万吨阴极铜、玉龙铜矿改扩建工程等一系列重点工程;抓住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积极探索“工业+旅游”新模式,成功打造“茶卡盐湖·天空之镜”旅游品牌;依托盐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百万吨绿色食用盐生产基地;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绿色建筑号召,建成青海省最大的绿色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建成年产偏钒酸铵2000吨生产线,规模化经营和低污染高新技术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效;探索盐湖镁资源综合利用新途径,建成年产10万吨高纯氢氧化镁生产装置填补我国高端镁产品产业空白;建成每年2000吨镁基插层结构功能材料和每年2万吨镁基环境修复材料生产线,对延伸盐湖产业链、加快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贡献着国企力量……
人脸识别、无人驾驶、电子监控、智能操作……这些“黑科技”已在西部矿业落地开花。公司以锡铁山为试点全面推广建设智慧矿山,建成国内首条5G全自动智能化锌冶炼熔铸产线,运行全省企业中最具影响力的阳光电商平台,打造省内首家集展厅、旅游服务、办公等于一体的旅游文化体验“会客厅”,快速抢占数字化转型升级新赛道,促使公司由“资源西矿”向“数字西矿”华丽转型。
如今传统技术不断颠覆,高端产品层出不穷,生产技术持续领先,一条条清晰的发展路径已经呈现,一步步坚实的攀峰脚步已经迈出。今年上半年,公司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经营成果创历史最好水平……
从历史的维度俯瞰发展,从精神的层面解读内涵,更能深刻体会西部矿业多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的梦想与担当、跋涉与执着。一路走来,西矿人把爱国、爱企、爱家的家国情怀落到了实处,把“坚信、坚持、坚守”的玉龙精神融入到实践,凝聚成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让西部矿业在改革中成长,在开放中强体,在创新中跨越,在挑战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