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都市的灯红酒绿和繁杂喧哗,玉龙铜业安静的坐落在宁静山下。走进玉龙铜业办公楼,楼道里的一排文化墙格外吸引人——九对夫妻组成的“矿山爱情故事”在火红玫瑰的簇拥下讲述着在海拔4600米的玉龙铜矿的相遇、相爱,坚持、坚守。
结缘玉龙,相扶相持共成长
他和她相识于矿山,相恋于矿山,相守于矿山。在生活中相濡以沫,在事业上相互扶持,一起开拓自己的梦想,携手为幸福打拼。十年前,性格直爽、走路生风的王光彩是搅浸车间的材料统计员,而不善言辞、略显害羞的何勇是供销管理部的一名科员。两个人在寒来暑往的工作接触中对彼此有了好感并萌生若牵手、共白头的美好情愫。
当时,在玉龙铜矿根本买不到鲜花,腼腆的何勇却拜托同事从200公里之外的昌都市捎回娇艳欲滴、热情奔放的玫瑰花送给心爱的那个她。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里,甜蜜的爱情就像是沙漠里的一瓶水、寒冷冬夜里的一把火,孤独寂寞时耳边响起的呢喃之语,他们在亲人和同事们的声声祝福中,迈进了婚姻的殿堂。
回忆起十年来的甜蜜往事和变化,何勇感慨万千的说,玉龙铜矿是个神奇的地方,不仅遇见了相伴一生的爱人,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自己也从一名仓库管理员一步一步走到了供销部副主任的岗位,既收获了爱情,也收获了事业。王光彩附和着说到,在玉龙铜业遇到了踏实能干、值得托付一生的他,两人在公司给予的平台上有了各自的事业,过上了期许已久的好日子。在采访时腼腆害羞的两个人说着最质朴感人的话语,他们幸福甜蜜的日子就像万紫千红的花朵般灿烂,映衬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西矿职工正从眼下的美好生活全力奔向更加美好幸福的日子。
玉龙见证他们的爱情,他们见证玉龙的腾飞
向巴土美,昌都人,2004年拉萨农牧学校毕业后校招进入了玉龙铜业公司;阎冬梅,四川人,在四川德格县下乡当了几年代课老师后来到了玉龙铜业公司。
“那时候住在一刮风就呼呼作响感觉要被刮倒了似的彩板房里,平日里想买个花生、方便面都买不到。” 阎冬梅抱着刚洗完澡白绒绒的小狗,像是回忆昨日刚刚发生的事情一样记忆犹新。没有挖掘机、装载机,试验厂的二十几个人手捡、锹挖、肩扛,全靠人工破碎、拉运,在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中用坚强的意志和遍布血泡的双手将一块块矿石用小推车推到破碎口。有了机械设备后,八九个藏族男孩聚到一起天天琢磨从未接触过的挖机、装载机等,很快便学会了操作驾驶,在日复一日的实践锻炼中也掌握了钳工、焊工等技术。学到手的技术在扩建堆场的时候派上了大用场,自己开挖机、装载机,不论刮风下雪、不论白天黑夜,一头扎进热火朝天的现场就忘了工作之外的一切。
在那段最艰苦的岁月里他们的爱情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温暖着简陋的彩板房和牦牛遍地的草山雪地。“刚来公司的时候怎么也没有想到公司会发展的如此之快,凭借公司给予的广阔平台,通过到上海、北京、江西、河南等地培训学习,自己快速成长起来了。”向巴土美说,“也正是公司这个大家庭,让我有机会与我的爱人相识相爱,给予了我俩组成美满家庭的坚实基础。”
向巴土美享受到公司的疗休养政策,先后两次选择最热的时候去三亚祛除湿气。“去三亚之前感觉西藏是天底下最美的地方,后来才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三亚美的就像一幅画,山清水秀。”说起在三亚疗休养时,他毫无保留的赞扬着三亚的美。这个在玉龙铜矿收获爱情、收获事业的康巴汉子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以为铜是从海里捞出来的毛头小子了。
午后的阳光照进公寓楼的夫妻房里,实木的藏式家具闪耀着温暖的光,试验场时候购买的小音箱静静的端坐在电视柜上,与饮水机、电冰箱、带着电磁炉的餐桌等琳琅满目的现代家具、电器共同讲述着时光流转中坚守、付出、获得的故事。
玉龙,甘愿为之奋斗一生的地方
玉龙铜业公司友谊楼里不时传出一阵欢笑声,原来是泽久贡布、张永莲两口子正在和千里之外的两个宝贝儿子视频通话。
“第一次来玉龙铜业的时候感觉昌都到玉龙特别远。”张永莲口中描述的遥远犹在眼前,曾无数次想要逃离这个生命禁区的她,遇到了脾气特别好的泽久贡布,漂泊的心有了依靠,一眨眼十年便过去了。
有点害羞腼腆的泽久贡布说,平时休息的时候他喜欢烧大茶、放酥油、就馒头,也会去职工活动室打篮球、台球等。他来玉龙公司之前没有离开过昌都,后来公司安排到锡铁山、福建紫金山等地方培训学习,学到了不少东西,长了不少见识,现在的他已成长为萃电车间机电班长。
结婚时一针一线制作的荷包依旧鲜艳的挂在衣柜上。 “十年间亲眼见证了公司的发展变化,除了五险一金,还为职工购买了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是值得为之奋斗拼搏一生的好单位,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福利待遇越来越好,就想一直干到退休。”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们在矿山浪漫坚守的心声。
因为爱情,执子之手;相守矿山,与子偕老。在海拔4600米的玉龙铜矿,还有许多这样的夫妻,他们在工作中努力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共同进步、各尽其责,在生活中认真把握着自己的幸福,牵手走过艰难坎坷,走向美好明天,他们的爱情故事见证了“再造一个新西矿”的宏伟目标从憧憬变为现实。这份沉淀下来的感情从矿区中来,又无声的融入矿区,他们立足岗位、扎根矿山,传承和发扬“三坚”精神,相扶相持为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企业坚持坚守,在西部矿业给予的广阔平台上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