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集团公司与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举行座谈,就石煤钒矿资源综合利用进行深入交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永利,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骆仲泱参加。
张永利介绍公司产业布局、各板块产业优势特点及发展现状,详细介绍西矿钒科技公司建厂历程和钒产品开发的广阔前景。他表示,近年来,公司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管理提升等各项工作,谋全局、抓重点,布局多元产业协同发展,坚定不移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产业规模和实力得到大幅提升。在石煤提钒发展方面,公司在没有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建成国内最大规模绿色环保石煤清洁提钒带余热利用生产线,拥有每年2000吨偏钒酸铵生产能力,其石煤提钒带余热利用生产线工艺可靠且运行稳定,已成为全国首条“热-电-钒”联产的大型工业生产线,整个流程、装备、运行均达行业先进水平,对石煤资源的综合利用起到了示范作用。公司将持续优化石煤提钒带余热发电工艺,通过精准配套锅炉逐步解决锅炉脱碳问题,不断降低生产成本,稳步推进规模经营。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石煤提钒上拥有专业优势,取得了很多成绩,对石煤提钒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希望双方加强沟通交流,围绕高效清洁开发钒矿资源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在锅炉脱碳、焙烧、系统优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持续加力,共同推动生产质量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共谱合作新篇章。
骆仲泱对张永利一行到访表示欢迎,介绍实验室和石煤流化床燃烧技术及相关情况。他表示,近年来实验室围绕能源利用学科的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化石能源、新能源、固体废弃物能源化高效清洁利用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主要以多相复杂反应系统的计算和测量、化石燃料的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及先进能源系统、废弃物能源化高效清洁利用、燃烧污染物的生成及控制为研究方向,已形成鲜明的研究特色,拥有较强的教学及科学研究团队。在石煤提钒方面获得较多科研成果,现已具备比较丰富的经验和独特优势。今后将充分发挥实验室人才及专业优势,在钒矿清洁高效利用方面提供更多技术支撑,尽最大力度支持西部矿业改革发展,共促合作共赢。
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勤辉、周劲松、施正伦,公司领导刘远、李金旭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