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媒体中心>西矿新闻
千帆竞发逐发展 | 扎根戈壁守初心 深耕矿山促发展
作者:肃北博伦公司
2025-11-03

在肃北博伦公司,每天都能见到一个年轻且忙碌的身影,拿着图纸在井下巷道穿梭,在地表矿区奔走,他常常紧盯手中的“检查小本子”走在最前面,那本常伴左右的小本子扉页上“支护质量”“采场进度”几个字,被井下潮气浸染出一圈圈淡淡的墨晕。他就是肃北博伦公司矿山管理部主任、副主任工程师胡克荣。

七角井矿区的残矿体分布零散、回收难度大,却藏着“真金白银”。12年的矿山职业生涯让他对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有着极为强烈的执着,无数次深夜里挑灯奋战,无数次困境中披荆斩棘,从残矿回收中增效益成了他放不下的执念——他带着技术团队一头扎进采场,把矿体形态、围岩稳定性摸了个“透底”,并根据采场环境创新回收工艺,累计回收残矿体20万吨。

让残矿重见天日,增加效益增长点的同时,他在探矿增储方面也是下足了力气,带领团队长期扎根找矿一线,每天用几万步的足迹丈量着脚下的每一寸热土。

针对21线以西的未知区域,组织开展“探边扫盲”攻坚战,采用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方法,对圈定的磁异常区实施深部钻探验证,系统查明矿体规模、形态、产状、空间分布及连续性等关键特征,明确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的种类及其含量。功夫不负有心人,“探边扫盲”的大量工作得到了应有回报,不仅保障矿山开采的效率与安全,也为深部二期开采项目奠定坚实基础。

“在井下工作,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容有丝毫马虎大意。”胡克荣常常这样念叨。在七角井湿式喷浆试验阶段,他跟着工友盯料浆稠度、喷射力度,追着每一道工序查细节,只为施工质量做到位,筑牢安全屏障。当湿喷工艺取代传统干喷,喷浆效率提升140%,工作环境也得到大幅改善。一位老矿工感慨:“现在下井,呼吸都顺畅了,工艺的提升改造正不断为咱们井下工人增添护身符。”

在井下支护工作中,面对不同采场千差万别的地质条件,他对着地质图纸反复琢磨,在采场摸着岩层反复比对,最终拿出更优的联合支护方案,既把矿道的“骨架”扎得牢牢的,又将每年的支护成本减少124.48万元。

如今,七角井铁矿深部二期开采建设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地下深处地质条件更复杂、施工难度更大,但当问及井下人员有没有信心把工作做好、做出彩时,“有信心”的答案竟出奇的一致,因为他们手中有法宝——“表格化小本子”。

胡克荣结合12年扎实的实践经验,把井下安全、工程质量等32项检查重点整理成“表格化小本子”,当技术人员下井时,“哪段巷道锚杆间距要查,哪个采场顶板要监测”,小本子上一一给出答案,一目了然,“小本子”成了管理好帮手,矿山管理部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同时,胡克荣积极推行“工作面包保责任制”,“安全确认牌”上简洁清晰列出的责任人和责任区域,时刻提醒着相关人员打起十二分精神、铆足十二分干劲,把安全生产时刻放在心里、抓在手上,“履好职、尽好责、守好岗”的干事氛围为深部二期开采项目夯实基础。

每一次坚持都是进步的基础。他口袋里的“小本子”换了一本又一本,在公司干事创业的广阔平台上,虽然他早已从技术骨干蜕变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闯难关的管理能手,但踏实肯干、勇于争先的实干态度从未改变,正凭着一股子对矿山的钻劲、对效益的抠劲、对安全的较真劲,助力公司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不断前进。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逸路4号西矿·海湖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971-612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