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
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好那就是不简单,平凡的事情认真做好那就是不平凡。
入职不到半年,常常听到身边的老师傅在讲述当年的平凡岁月,你听:
那一年,才二十刚出头,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他第一次穿上蓝色的制服,戴上印有西部矿业标志的安全帽,在西矿的革命根据地锡铁山一干就是近二十年,如今已是不惑之年,他还在心中默默许诺,要把忠诚献给自己的事业,要让岁月铭记他矢志不渝的忠诚。
那一年,她被分配到了海拔4500的藏东高原,从事着最辛苦的一线工作。她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熬过了无数个寂寞的日日夜夜,将自己最美好的人生岁月奉献给了车间,献给了蕴藏着巨额财富的玉龙矿山。
这一年,我也放下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父母的不舍,不远千里来到西藏玉龙铜业,人生的第一次远行,在此驻足。和蔼可亲的领导,满怀豪情的同事,神秘的藏域风俗,高原上特有的风光让我很快就迷上了这里,我想这就是无数次在梦中浮现的那个让我实现梦想的地方。
没错,就在这里我真正领悟了责任,学会了担当。
班长罗桑在这里已经干了十一年了,作为班长,他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平凡的工作,“高、严、细、实”是他的工作秘诀。平时你总能看见一个身披着就算是破了也舍不得扔的工作服,并不高大却宽厚的背影在设备、管道装置现场来回穿梭巡检,做记录,再巡检,“一看二摸三落实”。巡检任务完成后,他又拿起扫把及抹布等,一遍遍擦拭和清扫作业区,这项枯燥而又累人的活,在他的眼中却像是一项神圣的使命,为了这份使命他自备小工具:小毛刷、细铁丝、小铁铲、抹布及柴油,对所有电机擦拭清理,擦完后焕然一新的电机闪闪发光的样子才能换取欣慰的笑容。
在搅浸车间任浸出工的曹守林,对岗位职责了熟于胸,份内工作从不需要安排,他知道干什么,该怎么干。在生产班里任何工作总是想在前,干在前。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尽管已有十年的工作经验,他平时还是保持着勤学好问的习惯,不管是理论,还是操作他总是不懂就问。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岗位上事情就要做到最好,车间规定的所有生产指标都要达标,凡事要做到“不求完美,但求无愧”。因此在车间的每次交接班中,他的工作都能达到生产检查标准。如此工作态度成为班组的样板,也是车间广大员工的学习榜样。
搅浸车间石灰乳制备是车间最累的岗位,李海林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4年,他话不多,4年的经历使他对岗位工作有了自己的看法:凡事必做到“坚持”和“认真”,不以事小而不为,在他看来最为平常的事,也要认真对待,不可敷衍了事。因此,他平常的工作得到班长的赞同,得到车间表扬,他良好的工作作风也成为大家争先学习的榜样。
这一年,平凡的岗位上不平凡的人的故事不胜枚举,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平凡的人都能从最平凡的工作中做出最不平凡的业绩。生命中没有耀眼的光环,也许我们的工作看似平淡枯燥,但我们每天都在收获着,不管是批评建议,还是赞许肯定。正如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的那样:“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也要心平气和地继续耕种。”
我们努力,我们期待,我们见证,我们心怀梦想,脚踏实地,走向新的征程,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火花播撒理想和信念的种子,用平凡的行动去实现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梦想。(祁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