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倩
实现降本增效,扭亏为盈是2016年西部矿业集团公司的核心任务和历史担当。然而,面对连续四年亏损的危机局面,如何应对有色金属市场不景气,企业利润持续低位徘徊的形势;如何使企业在经济寒冬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如何解除制约企业扭亏脱困、转型发展的困局。公司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深刻分析企业面临的短板和问题,将“脱困、扭亏、增盈”作为战胜困难的必然抉择,采取提升管理,技术革新,节支降耗等一系列有效的举措,实现了公司近年来经营形势的逆转,为实现公司“十三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基础。
将近一年的降本增效,使西部矿业在市场的风吹雨打中,增强了信心,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很多可喜的变化正悄然发生。这个数据更能概括公司降本增效的成效:实现利润总额4亿元。
统一思想持久打好效益“翻身仗”
2016年,是公司面临更加繁重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任务的一年。降本增效的形势逼人,是坐以待毙,还是寻求突破?而问题的答案只有突破,再突破。
扭亏先要直面困难,传导压力,不能一说了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做好,要有力,如同恰逢其时的一场春雨,成为扭亏增盈强有力的支撑。
挑战前所未有,西部矿业集团迅速行动,从注重规模速度发展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发展转变。2015年8月份,董事长张永利深入西藏、四川、内蒙、青海等地十多家矿(厂),调研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情况。为使降本增效目标落地,对各单位挖潜增效情况摸底调研,找出增效突破口和重点,带领全体员工“开源节流,提质降耗”。
在2015年年底干部大会上,张永利董事长随即发出了降本增效动员令:“各项费用支出以年度预算指标为基础下调30%,资金占用减少50%,管理费用下降30%,财务费用下降10%,所有矿山采矿选矿成本下降10%。”
2016年年初工作会议上,公司再次提出,坚持以刚性目标倒逼降本增效,必须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和认识,大刀阔斧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降本增效首先是思想、理念的转型,几次会议分别明确了以实现扭亏为盈和员工增收为目标的精神,这为西部矿业集团公司实现利润逆转奠定了基础,并将全年的降本增效任务锁定在2.6亿元的高位上。
开源节流的背后,是一系列优化生产经营的精心部署:调结构、控投资、减用工、止亏损、缩债务、去库存……每位员工都在适应这样一个体制的变化,从公司层面的宣传到员工的实际行动,从降本“金点子”的征集到小改小革的突破,过紧日子扎根于每位员工的观念中、意识中和行动中。大到成本控制、设备维修、工艺改选,小到一支笔、一张纸,能节约就少买,能不用就不买,市场意识、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已悄然安在员工心中,一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降本”攻坚战正式打响。
提升管理 优化机构 把握降本源头
公司结合“两学一做”活动,在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同时,把强化管理夯实基础作为扭亏脱困的一项长期性关键工作,贯彻“扁平直线”管理模式和“过程管控,结果考核”的考核体系。为进一步提升组织效能,优化调整总部机关组织机构,精简率为38.1%。针对各分子公司职能重叠,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对所属30家单位以矿山、冶炼加工、盐湖化工及其他类板块优化调整机构设置,精简率为25.21%。
此外,集团公司开始人力资源效率提升工作。通过结构扁平化、进员管控、冗员转岗等多种途径。人员少了,机构精干了,员工积极性提升了。将经营绩效与工资总额挂钩,调整优化绩效评价指标,实现总额受控状态下的员工收入稳定,落实扭亏增盈责任,传递绩效压力。
深度挖潜 让成本连续降低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集团公司建立了完善高效的降本增效管控体系及开展各项措施等一系列倒逼手段,各公司为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动脑子想点子,创效活力全面激发。
集团公司对各公司提出降本增效的指标目标后,各分子公司不同程度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力,每位员工都在适应这样一个体制的变化。各分子公司紧扣该目标任务,采取了详尽可行的挖潜举措各有重点,各有特色,并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工段、班组和岗位。
集团公司通过精细管理、内部对标、行业对标常态化,注重引导和激励,以市场需求倒逼生产指标,测算出挖潜能力、确定努力方向。锡铁山分公司认真剖析经营工作中的短板和症结,成立对标工作小组,以学习的心态吸会泽铅锌矿、凡口铅锌矿两家同行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横向比较、纵向对照,从近3年最佳、2015年指标以及2016年预算指标中找出最佳指标,制定分公司2016年目标指标。四川鑫源矿业有限公司按照总部对标工作阶段推进要求,分三个阶段确定六类对标指标47项,完成单耗、成本费用等25项。青海锂业有限公司在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等关键环节分析比照,按照对标改进路线和时间表,全面降低了原辅料及动力能源的消耗,员工积极实施对标措施,对优化工艺参数起到推进作用。
集团公司全力拓展生产成本降本空间,严格审定各公司各项费用,每月对公司各单位能源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重点耗能单位的外报数据进行统计核算,确保完成节能任务。为更好的节能降耗,合理调配使用主要耗能设备,梳理完善各公司的主要耗能设备台账,保证重点耗能设备运行性能稳定,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加大审核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力度,积极推进节能效果或降低成本显著的项目。通过能源消耗定额管理,使各公司能源管理工作逐步规范,节能意识逐渐增强,对有节能压缩有潜力的单位,及时调整相关单位消耗定额。据统计,设备更新完成25项,与计划投资相比节约234.16万元,设备大修节约283.33万元,库存管理超过了下降30%的目标,对各单位基本电费及利率电费进行了梳理,基本电费共节约1140多万元。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为公司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和保证工程质量,招标项目244项,比预算节约费用2.37亿元。
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公司全方位强化费用预算管控体系,加强业务和财务预算结合。同时,逐渐减少低效与无效资产,以盘活存量资产为手段,形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追缴房产、土地租金、闲置车辆和房产变现、公务车辆定编等,在招待费、办公费用支出等方面配套制定相关措施。
严格生产经营管控 效益持续走高
集团公司在工艺技术、原料消耗、成本控制、物资采购、资金管控等方面,要求树立全面成本管理理念,深入查找生产经营中的生产浪费、运营效率浪费等,去除无价值环节,优化设计各生产流程,不断提高生产能力。
矿山板块实现内部挖潜增效做出表率,锡铁山分公司通过招标引进综合承包队伍,承包单价下降了35.42元/吨,短短一个月内顺利完成矿山盘点交接工作。2016年,积极开展选矿厂技改项目,开展“我为降本增效献一策”小改小革活动,7项合理化建议取得经济效益134.64万元,通过增加产量、降低单耗和材料价格、土地使用税减免等,实现降本增效0.42亿元。西藏玉龙铜业公司通过新建生产系统、项目技改、公开招标及邀标及零库存管理等,营业收入较2015年同期增加4.99亿元,利润增加1243万元。四川鑫源矿业公司围绕生产考核,及时调整回采顺序,通过分采分出等措施加强采场现场管理,有效控制了贫化损失,并整合去库存,强化预算管理实现降本增效。青海赛什塘铜业公司下调了采矿、选矿、提升、钻探、运输等承包单价,全面压缩了非生产性费用支出,采取13项降本措施。西部铜业公司以小改小革和合理化建议为重点,成立能源管理专项小组,全流程跟踪梳理设备能耗效率,提高设备运转率,与2015年同期相比,铜矿石处理量增加近8.3万吨。四川会东大梁矿业公司提出了“加减乘除”增效法,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物资、辅料等费用、降低药剂单耗,采矿量、选矿处理量、原矿品位比计划均有所提高。
盐湖板块管理提升工作也释放出降本空间。青海锂业公司通过原辅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政策争取、营销策略等措施,全面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实现利润总额3.7亿元。青海盐业公司调整生产管理模式,优化调整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完成164万吨全年生产任务创历史最高。茶卡盐湖旅游公司于2016年成立,“天空之镜”茶卡盐湖克服了冬季施工困难,于6月1日顺利开园运营,游客数量突破170万次,并已获4A级景区认证。
冶炼板块降本增效抓大不放小。青海西豫公司通过严格把关控制采购成本、争取奖补资金、大宗原辅材料实行招标采购等多项措施,2016年生产保持高位顺畅运行,效益逐步好转,减亏7495万元。西部铜材通过技改项目,优化人员结构,绩效考核稳中求进,年亏损额由往年的1亿元,降为5100万元。锌业分公司降低采购成本、修旧利废、运行七项技改项目等,降本增效势头良好。10万吨阴极铜工程项目结合项目建设实际,从项目招投标、施工图设计与优化、资金管控等方面实行降本增效,取得一定成效。
投资防范成本降低有保障
近年来由于公司连续亏损,且大量投资项目未能实现达产达效。为使公司减负,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经营模式,公司对分子公司账户余额定额控制,加大了资金的归集力度,严格执行资金支付制度。目前,共核减分子公司支付资金5.49亿元。为进一步降低负债规模、财务负担。实施了T+3、提高支付商业承兑额度,节约资金成本。通过西藏、香港低利率平台融资,降低了综合融资成本;多次组织对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长期应收款等资产进行清查。此外,解决了低效、无效资产及僵尸企业处置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回收资金成效显著。
严控工程项目支出,实行项目预算职能部门、专业公司、实施单位三级审核制度。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施工造价,实现工程项目管理重心前移,并加强决算审核关,效果显著。
转型升级 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会节省钱也要能挣钱,转型升级、盘活现有资源也是改善经营、实现扭亏止损的关键战役,因此一场全面战略转型、结构调整全面展开。为适应“冬寒”环境,集团公司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及时关停技术装备落后、扭亏无望的5家单位,对有市场前景、有发展潜力的3家单位通过技术升级改造盘活自救,对经营暂时困难的公司合并经营,实现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
此外,公司着力打造新的具有成长力的产业,涉足新型绿色建筑工业化项目。延拓发展旅游资源,实现茶卡盐湖旅游项目提档升级。公司创建西部矿业集团技术研究公司,实现技术研究产业成果高效转化,加大对现有产业的升级改造。
一份付出一份回报,业绩不断提升是对西部矿业实施运降本增效以来取得成效的最好肯定,也是对员工努力付出的最好回馈。如今的西部矿业完成了利润从连续亏损到新高的华丽转身,生产经营连续取得突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步,低成本优势逐步显现,员工士气高涨,团队凝聚力增强,公司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相信,持续把公司打造为成本更低、产品质量更好、盈利能力更强的大型矿业,已经成为西矿人的崭新目标和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