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 杰
时光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就悄悄地从指尖溜走了,一转眼,到 “大梁”已经六年时间了,在这六年时间里,有许多许多故事,但印象最深的还是下面的故事。
记得2013年的一天,我去选矿厂盘点设备,走到钳工班门口时,有一个陌生的小伙子走到我面前,他个子不高,肤色略黑,戴着一副黑色框架眼镜,脸上显得很稚嫩,对我说:“师傅,您好”。我一下愣住了,我说:“你是?……”,他迅速的回答:“我是刚分到公司的大学毕业生,我是学机械设备的,在钳工班实习,我叫赵远同,请问师傅您贵姓,是哪个部门的?”,我回答;“我姓丁,在设备能源部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他说;“丁师傅您好,以后在设备技术方面,还得向您多多请教”,我回答:“客气了,有问题我们相互学习”。简短和直接的对话后,我们各忙各的去了,但是在对话中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他积极向上的朝气,从此以后小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起了我对他的关注。
因我经常要到现场核实资产,所以和钳工班的师傅们也比较熟悉,每到钳工班我就喜欢问一下师傅们对赵远同,这个新来大学生的看法。师傅们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这小伙子行,是个好苗子。”话语不多,又实在、朴素,可以看出师傅们对赵远同这个新来大学生的充分肯定和非常好的评价。
2014年9月公司66万吨新选矿厂投入试生产阶段,也是全公司最繁忙的时期,尤其是新选矿厂采用的设备及工艺比较先进,接触过这种工艺和设备的人员较少,联动试车多次,均未达到理想效果,公司决定进行技术改造,当时作为一名钳工的赵远同,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现场设备技术改造中,总是能见着他瘦小而又忙碌的身影,汗水打湿了衣衫,湿衣又被身体蒸干,但是他依然精神饱满,笑容满面,这也就是所说的“累并快乐着”。也是在这段时间,设备能源部缺机械工程师,我问他:“你本来就是学机械设备专业的,现在这么累,你不想去吗,这可是个机会” 。他嘿嘿一笑地回答说“暂时不考虑,现在试生产阶段是我千载难逢学习的好机会,我不会错过”。每当我们坐在一起回忆起那段辛苦的日子,这个新来的大学生脸上充满了幸福和骄傲。
2015年,随着选矿厂隆隆的机器声响,赵远同调入设备能源部,通过3年的基层锻炼,他迅速成为部门技术骨干,在车间每每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手拿笔记本和测量工具,认真仔细核准每一个备件的数据,在电脑上一丝不苟的画配件图,反复核实确保加工配件图的准确,从未出现过一次错误。每月深入公司总库,与供销部员工一起核对各单位上报的备品备件计划,避免多报或备件不足等情况的发生,为控制企业运营成本做出了贡献。
2017年公司生产经营稳中向好发展,为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公司施行目视化标准管理,赵远同负责设备目视化标准管理工作,他与各设备管理单位积极沟通,宣传目视化管理的重要性,认真按公司目视化管理要求部署,前期有些员工不理解,他耐心讲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目视化管理工作已初具雏形,现在员工们通过设备标识管理、设备的颜色管理等,一目了然就能了解设备的技术参数、安全操作和使用状态等重要内容。
从赵远同对工作的热情,体现的只是公司员工群体的一个缩影,还有很多默默无闻工作在岗位上的员工。我想说,我们是大梁人。我们的工作很平凡,因为我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实的工作,我们很不平凡,因为我们面对困难不会轻言放弃,一直勇往直前。这就是大梁人,这就是大梁人的骄傲。
我是大梁人,我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