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超
《2018西矿网络春晚》萃取各矿山地域风情,凝聚各公司发展活力,不仅主打“融合牌”和“西矿牌”,更将“西矿发展”和“西矿精神”完美嫁接。小舞台、大情怀,西矿网络春晚不仅是西矿人喜迎新春的活动方式,更是西矿人感受企业发展的文化载体。
在集团公司党委决策部署下,本着打造“西矿人自己的春晚”,整个春晚历时60多天精心策划、导演拍摄和设计制作,为全体西矿人献上了一场异彩纷呈的艺术盛宴。与去年相比,更加突出企业文化特色,更接地气,更暖心窝。
“西矿网络春晚”坚持弘扬企业文化,力求创新与突破,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热情,演员全部来自一线职工。在节目上坚持高质量、严要求,反复推敲,精益求精,自播出后得到了职工及职工亲属、外部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截至3月1日8时,累计线上收看达67992人次,线下收看近10000人次。
提前策划
——反复斟酌,定主题选节目
为全力打造团圆喜庆的西矿网络春晚,集团公司党委早早备好“年货”。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有快板、茶卡盐湖沙画、盐湖舞狮、魔鬼城舞龙、多民族舞蹈、歌曲串烧等17个丰富多彩的节目,参演人员多达300余人,节目时长90分钟,较去年增加20分钟。本届网络春晚以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全面展示了西矿新时代新面貌。快板《新思想,再出发》、三句半《点赞西矿》、独唱《扎西德勒 我们西矿》等节目更是以员工最质朴的话语道出了这两年来西矿的大发展大变化,干部职工精神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为美好西矿献上了最真挚的祝福;沙画《走进天空之镜》以唯美、细腻的手法描绘了转型升级中的茶卡盐湖致美的画卷。
节目整体突出展现了公司一年来砥砺奋进、开拓进取、破题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新成就、新发展、新业绩,展示了全体员工在公司改革发展中凝心聚力、立足岗位、敬业奉献、顽强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本届网络春晚为给观众带来更加酣畅淋漓的观看效果,首次将主持人引入西矿网络春晚,这也是本届春晚的亮点之一,在声光和大屏幕的配合下,西矿集团日新月异的变化,引起观看职工的共鸣,是一场十足“走心”的视听盛宴。
在看得见的“走心”背后,是集团公司党委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本届网络春晚多次就主题、基调、作品筛选以及内容、形式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严格把关。针对主题、篇章严格进行遴选,明确突出新时代、新西矿,弘扬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导思想,节目新气象扑面而来,原创作品数量屡创新高,整台节目质量比起去年有了新突破、新提升。正如《中国有色金属》杂志社网名“功成”的朋友在观看节目后的留言:西矿春晚有内涵,有思想,有创新,每个节目都凝聚了西矿人的智慧,每个片段都彰显着新时代西矿人的伟大和豪迈。”节目接地气、有新意、表真情的表现方式,直观的反映出了西部矿业正在为实现“内树信心外塑形象,二次创业再铸辉煌”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的豪情壮志。
从主题的确定,从结构到形式,从表演内容到表现流程都在不断地进行修改,主创团队数易其稿对节目进行优化。在网络春晚筹备之初,创作团队数次就网络春晚的整体构思、节目的表现形式、节目内容等进行商讨,集思广益确定了基本框架。其后又几经斟酌筛选,从最初上报的22个节目中最终确定17个节目为本届春晚上映节目,期间穿插来自青海、香港、上海、黑龙江、江苏、四川、西藏、内蒙古、新疆等20多个地方发来新春祝福近40条。
精心编排
——一丝不苟,对节目精益求精
一台独具西矿特色的“春晚”,没有绚丽的舞台、华丽的灯光、耀眼的演员,只有整齐划一的工装和广袤无垠的魔鬼城戈壁滩、天水一色的天空之镜、忙而有序的生产车间、干净整洁的会议室这些属于西矿人自己的舞台。
为了把此次春晚办好办成功,公司上下一致联动,提前两个月着手准备,所有的单位从接到通知到节目排练,都是利用休息时间,白天上班,晚上练习,倒班人员上完夜班第二天练习,为了动作的整齐到位,他们反复排练将时间精确到秒;为了节目质量达到要求的标准,他们在排练中修改,在修改中完善,力求节目完美,就是想以最恰当的表现形式诠释对西矿大家庭的热爱和为之骄傲的西矿情。
西矿离退休职工自发组成的秧歌队再次登上西矿网络春晚舞台,他们中年龄最大的81岁,年龄最小的也有60岁。即便如此,他们依旧精神抖擞,不畏严寒,克服身体的疾病,提前40天着手准备,每天中午2点开始在祁连路小区广场排练近三个小时,每一个动作都力求做到最好。
节目开拍后,由于“舞台”都是外景,天气又正值三九天最冷的时候,拍摄设备所使用的锂电池,由于温度太低造成锂电池无法工作,摄制人员用自己的身体为电池取暖,让电池正常运作。镜头下录制并不像舞台演出那样一遍过,对现场及演员要求比较高,动作不整齐、队形不对齐、演员表情不到位、眼神不一致都要重新来过,同样的动作不同角度、不同镜头多次拍摄收集素材,一个5分钟的节目仅原始素材需要35G。在寒烈的魔鬼城,顶着零下二十多度的高寒天气,青海锂业有限公司的员工穿着演出服和单工装,一遍遍反复录制,凛冽的寒风无情的吹打着演员瑟瑟发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经过近四个小时的坚持和努力,录制顺利完工。听到录制完美收工时大家高呼雀跃,已将寒风抛之脑后,脸上是幸福的笑容。这样的精气神和表情包每到一个单位我们都能切身感受得到,这就是西矿人,一群无畏严寒所困,无畏困难所惧的最美西矿人。
辛苦付出
——集体发力,只为一场视听盛宴
由于拍摄人员有限,网络春晚外出拍摄团队只有三人组成,由集团公司团委书记巨明霞带队。拍摄中,节目种类繁多,每个节目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是每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工作人员没有丝毫抱怨,一心想的是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将节目拍摄的更为精彩。几十斤的摄像机举一天下来,胳膊经常都伸不直,有些节目拍摄时长达20个小时,晚上10点还未结束一天的战斗,回到房间还要拷贝白天的素材,以备第二天拍摄,2000多公里结束,他们从未在0点前休息过,第二天一早继续投入到新的拍摄任务当中,一路走来没有一个人抱怨。团队里经验最丰富、年龄最大的王凌辉在春晚开拍前不小心扭伤了腰,但是接到拍摄任务后,没有一丝犹豫,扛起设备马上投入到拍摄工作中。巨明霞为了更专心的完成拍摄任务,在拍摄的前一天把6岁多的女儿送回老家,为的就是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白杨,整个团队年龄最小的成员,年龄不大,但是技术精湛,拍摄中每一个机位、演员的每一个表情他都严格要求,有一点瑕疵,他都会再次扛起摄像机重新录制。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整台晚会展现出最完美的画面。由于拍摄时间较为紧张,省外单位都是自行组织拍摄,但是通过上报的节目素材,不难看出所有西矿人都在为整台晚会添砖加瓦,认认真真的把西矿网络春晚当成一个展示自己,展示企业形象的大舞台。
如果说前期拍摄是“打地基”,那么后期制作才真正的要开始“盖房子”,房子结实、漂亮与否,都要看后期的包装制作。网络春晚与传统春晚不同之处就是网络春晚要把前期拍摄的素材进行整合,尤其是本届网络春晚加入主持人主持转场的方式,这对于后期制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负责本次春晚制作的白杨说,今年春晚的总素材有600G,4075个文件。素材剪辑完后,需要多次审核,改动一个字再进行生成就需要几个小时,但是他从不嫌烦,从不喊累。社会对“90后”的定义褒贬不一,但是在西部矿业像白杨这样的“90后”却有很多,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是有理想、有担当、有抱负、有作为新时代新青年。
一次网络春晚,是西矿人的一次筑梦;一次网络春晚,展现的是西矿人忠诚的坚守。从戈壁盐湖到雪域高原,从生产一线到上海都市,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西矿人更是从祖国的大江南北发来新春祝福。如果说本届网络春晚是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文化盛宴,那么这场盛宴的策划者、演出者和观看者都是来自西矿的“草根群众”,他们在舞台上展示了西矿集团的发展劲头,也在演出过程中享受企业发展成果。
2018西矿网络春晚,是西矿人满怀豪情展现西矿过去一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总结概括,也是新一年里西矿人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谋划新发展的开年之作。新时代新使命,让我们继续保持高昂的士气,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奋进,在继往开来中推动西部矿业不断向高质量、高效率、高成就,为“二次创业再铸辉煌”奋勇前进,开创西部矿业新时代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