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我们>企业文化>西矿故事
许俊章:两手油污铸匠心
作者:
2018-07-26

  

文/祁春鹏

  在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茶卡制盐分公司工业盐车间里,你可以见到这样一个人:维修设备时一丝不苟,看工艺图纸时专心致志,管理工段时严肃细致。和他闲聊时一口地道的青海话,言语间能感受到这位西北汉子的朴实与憨厚。他就是工业盐车间修理工段长——许俊章。 

  

  1998年7月,许俊章入职青海盐业,一干就是二十个年头。一路走来,二十年仿佛一阵风,吹散了他前额的华发,从一名普通操作工,逐渐成长为业务能力突出的维修骨干。岁月流逝中,从一个英俊少年,蜕变为成熟、踏实、有责任心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许俊章是茶卡盐湖边成长起来的盐二代,父辈们将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茶卡盐湖。如今,他秉承着老一辈青盐人“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继续将年华献给这片演绎不朽传奇的神圣湖泊。工作中,那种从父辈身上传承下来的“担当、奉献”时刻影响着自己,也感染着身边的同事。“胆大心细、能吃苦、动手能力强,虚心求教”,这些简单的赞美之词饱含了同事们对他维修工作的认可。  

  

  在同事们的印象里,只要有设备故障,冲锋在前的肯定会有许俊章的身影。人手不够时,维修工段加班加点是正常现象,遇到特殊情况,一连好几天都不能休息,他就是那个“首当其冲”的一员。他给人的感觉总是健步如飞,时常穿梭在各大车间,奔走于领备品备件的路上,好像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在茶卡制盐分公司生产现场,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采访中问他:“你们每天都这么忙吗?”他笑了笑:“只有不定时的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

  维修工的活,说起来简单,干起来却非常繁琐,还要不断地学习积累。驳船修理不仅要熟知船上的各类设备,而且还要了解设备运行的原理。上班时,许俊章对出现的故障点进行检修;休息时,许俊章就从网上查阅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学习,虽然他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是丝毫不影响他快速掌握维修技能的热情。

  特别是茶卡制盐分公司从3月份开产以来,他一直坚守在岗位,驳船机房、维修间都是他工作的场地,各类扳手、电焊机是他最好的朋友。他热爱这份工作,凭着这份热爱,及时解决了许多机械设备问题。不知道多少个日夜,他与工段其他维修人员连夜抢修,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常常累的筋疲力尽,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没有丝毫怨言,他像一头深耕在茶卡盐湖边的老黄牛,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各项维修任务。

  初见许俊章时,正赶上他刚维修完设备,朴素的工装溅满了黑机油,顾不上擦拭,他就投入设备清洗工作中。因设备边缘较精细,浸泡在柴油中的设备不方便戴手套刷洗,他就直接下手清洗,然后仔细检查故障原因。等找到零部件故障后,又转身投入到零件更换工作中。当设备正常运转后,他才走到清洗池边,在刷子上打上肥皂,开始清洗指甲缝。由于长时间双手接触黑机油,指缝根本就洗不干净,十根手指上也长满了倒刺。也许,黑色的指缝正是这位修理工身上唯一的身份标志。

  因为工作原因,衣服和手从来没有干净过,免不了家人的抱怨,但他每次总是一笑而过。他说“因为工作照顾不上家,家里的老人、孩子生病了,都是妻子一个人赶回互助老家照顾。妻子很辛苦,以后有时间了,想带她出去好好转转、散散心,好好补偿一下她。”憨厚大叔也有柔情的一面,说这话时,他的眼角充盈着泪光,似乎下一秒就会滑落,然而他却微微一笑把那一丝情绪掩饰了过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二十年工作的不断磨砺,使他对维修工作更加自信、更有责任感。他坚信,只有不断埋头苦干,以身作则,敢于攻坚克难、啃硬骨头,修理工段就一定能够撑起工业盐车间安全生产这片蓝天。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逸路4号西矿·海湖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971-612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