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我们>企业文化>西矿故事
戈壁滩上建起国家级绿色矿山
作者:
2013-01-10

  “南昆仑、北祁连,山下瀚海八百里,八百里瀚海无人烟。”这首凄怆悲凉的歌谣道出了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广漠与荒芜。柴达木虽然是荒凉的,但却是富庶的!这个被昆仑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等高大山脉合围起来的盆地,因其巨大的矿藏资源储量,闻名于世的全国最大铅锌矿——西部矿业锡铁山铅锌矿。

  而就在这3300多米海拔的戈壁滩上,西部矿业人通过十多年的努力,让一个总资产仅为8.03亿元的矿山企业走出戈壁滩,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使其成为青海率先进入中国500强的企业;同时,让地处寸草不生戈壁滩的锡铁山铅锌矿成功入围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近年来,西部矿业领导班子非常重视绿色矿山建设,把绿色矿山建设作为一项“为国家负责、为社会负责、为环境负责”重点工作去抓。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锡铁山分公司全力以赴,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在依法办矿、规范管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企业文化九个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锡铁山铅锌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不仅凝聚着西部矿业人的执著和心血,更体现了西部矿业人务实创新的拼搏精神。

  将依法办矿规范管理放在首位 

  据了解,锡铁山铅锌矿自建矿以来,严格遵守《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依法监督,使企业的生产始终在法律监管的范围进行。锡铁山铅锌矿本着依法开采,依法缴费的原则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2007年至2011年上缴资源补偿费1570万元,2010年上缴资源税1200万元、2011年上缴资源税1500万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和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近三年来未受到相关的行政处罚,也未发生过严重的违法事件。

  锡铁山铅锌矿在多年的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生产经验,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08年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通过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2009年锡铁山铅锌矿通过省安监局验收,并授予青海省唯一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称号;2011年通过了海西州安监局验收取得了尾矿库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称号。

  综合利用有效资源 技术创新推助发展 

  矿山投产以来,历届公司领导十分重视矿山资源的回收利用工作,经矿山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科研院所的共同探索,将原采矿法改为有底柱分段空场法,使矿山设计损失率和贫化率分别降低了约4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矿山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使矿山贫化率和损失率进一步降低,并有效控制在14%以内的国内铅锌矿山最好水平。几年来,开展小矿体及残矿回采,共回收矿石量100多万吨,有效延长了矿山寿命;对生产发展工艺不断进行改造,铅锌回收率分别达到了97%和95%;2011年,矿山资源回收率、贫化率和回收率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矿山依托西部矿业股份公司科技公司这个平台,重视科技进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每年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不低于企业总产值的1%。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作业环境;积极开展数字化矿山和六大系统建设,提高矿山科技管理水平。2010年7月26日开始进行数字化矿山建设,承担国家科技部“863”数字矿山示范项目正在实施中。同时,选矿设备的技术改造与创新,中心变电所励磁装置、真空断路器、继电保护集中控制等技术改造,碎矿HP400圆锥破碎机及水电阻软起动的投入使用。

  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亮点多出 

  锡铁山铅锌矿矿区地处柴达木盆地北缘的戈壁滩上,常年刮风,沙尘暴天气时有发生,降水量很少,植物无法在此生存,整个矿区及周围只有少许的骆驼草和麻黄草生长。锡铁山建矿初期,为了改造这恶劣的环境,锡铁山人克服了各种困难,从第一棵树苗开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经过几代人二十多年的努力,公司种植了大量的杨树、柳树、红柳和草皮,在厂区内形成了具有防护风沙能力的人工林,既美化环境又增大了绿化面积。今天的锡铁山铅锌矿,矿区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面积的80%以上,改变了矿区的小环境,降雨量大幅度的增加,风沙天气逐年减少,逐步形成了适宜人居住的环境。

  同时,锡铁山铅锌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矿山所有建设项目均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评及“三同时”制度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及“三同时”制度完成率100%,环境项目投资均达到工程总费用的1-3‰。通过努力改进和加强各项投入,锡铁山铅锌矿选矿废水重复利用达90%以上,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达到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其中脱水车间使用陶瓷过滤机,用电线路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安装,高节能变压器的投入使用,降低了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井下废水回收利用每年可为公司节约新鲜水用量约97万立方米;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将达到90.6%;废石的堆放及利用满足基建期废石排放、水土保持、防洪排涝、保持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要求,有效防止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硫精矿的利用,既减少了硫的排放量,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和谐和文化建设彰显西矿魅力 

  西部矿业股份公司锡铁山分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及当地政府的号召,认真履行矿山企业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多年来,矿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的权益方面也做出了很大贡献。此外,锡铁山矿区的学校、幼儿园、医院、环境卫生、消防等等工作都是由矿山负责,并积极参与平安矿区的建设工作,设有专门的保卫、巡逻、消防、经警治安队伍。矿山配合当地政府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积极参与“工业反哺农业”活动,2007年参加了海西州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开展的“百企联百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结对对象为青海省乌兰县希里沟镇西庄村、东庄村,经常捐助物资、资金,为结对村兴修水利和乡村基础设施。在建设“和谐矿山”方面不断努力,矿山设有弱势群体救助机制,对因病、重大事故导致生活困难的职工给予帮扶,每年都对弱势群体给予救助。

  “矿业报国,振兴民族经济”是西部矿业人永恒的追求,在艰苦创业过程中形成了“无限探索、追求发展”的企业哲学。公司以“安定团结、科学管理、自强自立、勤俭立业、讲求信誉”为企业形象;以“利人利己”为企业道德;以“批判包容、务实创新”的企业发展理念为指导,努力构建符合西矿实际的优秀企业文化,让全体西矿人实现“有笑容的生活,有尊严的工作”。 (张春云 王令辉 岳宵雁)

                                                                             来源:中国矿业报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逸路4号西矿·海湖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971-612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