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我们>企业文化>西矿故事
财务公司以业务创新提业绩强服务
作者:
2015-03-02

  ——西部矿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业务工作创新案例 

  (解莹梅  乔永喜) 

  西矿财务公司成立以来,坚持“立足集团、服务成员”的经营宗旨,明确职能定位,认清发展形势,围绕西矿集团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结合西矿集团行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成员单位资金需求,在积极借鉴其他财务公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推进业务工作创新,在加强西矿集团资金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成员单位能力、为股东创造价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 

  一、西矿财务公司业务工作创新背景分析 

  (一)财务公司独特的行业地位需要不断创新。1987年我国第一家财务公司成立至今,通过28年的探索发展,目前财务公司行业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政策规定,财务公司资金来源及运用主要限于企业集团内部。特殊的政策定位,决定了财务公司在资产规模、市场范围、业务运作以及专业人才等方面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相对处于劣势,而在对接实业、信息获取及风险管控等方面又有一定的优势。财务公司只有通过不断的业务创新,取长补短,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金融行业中赢得一席之地。 

  (二)西矿集团新形势下发展改革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西矿集团加快发展改革,走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并随着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融资需求较大,加之受宏观经济和行业形势影响,成员单位“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较为突出。西矿财务公司作为西矿集团的金融服务平台,在加强西矿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成员单位资金需求方面,不仅要做好服务,更要加大专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所作为。  

  (三)西矿财务公司自身发展的形势需要。西矿财务公司成立以来,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各项传统业务目前已走上正规, 但作为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并在欠发达地区的财务公司,仅仅依靠传统业务已无法跟上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的步伐,面对互联网金融、资产证券化以及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新形势,只有不断地推进业务创新,才能加快自身发展,提高盈利能力,为西矿集团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西矿财务公司业务工作创新做法及效果 

  (一)创新资金归集模式,加强西矿集团资金集中管理 

  目前国内财务公司大部分采取收支两条线的资金归集模式,即对成员单位的收入户资金进行归集,而支出户由成员单位自行进行支出预算管理。在这种模式下,月末成员单位将资金归集到财务公司,月初将资金转出到支出户表面上看,财务公司资金归集率在时点上很高,却又时刻面临着无资金可用的尴尬境地,无法实现集中管理和运作资金的目的。 

  鉴于以上情况,并针对西矿集团股权结构多元化、行业领域较多、成员单位地域分布广的特点,西矿财务公司在前期采取收支两条线归集模式的情况下,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探索,最终选择了适合西矿集团的资金归集模式——零余额管理模式。即对成员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实行“零余额管理”将各成员单位的沉淀资金有效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统一运筹。在这种模式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资金的流转和沉淀,加大了归集资金力度,实现了西矿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2013年,西矿财务公司可归集口径资金归集率为98.84%2014年为99%以上,在行业中排名前列,发挥了集中管理西矿集团资金的作用,同时也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供了保障。 

  (二)创新票据业务模式,增强外部融资能力 

  西矿财务公司通过摸底调查发现,整个西矿集团内部采用票据结算的企业不多,且票据业务操作模式单一,票据业务总量非常少票据业务操作模式、票据业务量均无法满足西矿财务公司票据再融资的需要业务发展的需要 

  鉴于以上情况,西矿财务公司多措并举,进行票据业务创新。一方面主动营销,引导和鼓励成员单位采用票据方式结算,不断培育票据源;另一方面,积极与合作银行和成员单位沟通,达成利用成员单位之间购销业务来代开票据的共识。全年通过西矿股份为铅业、锌业等分公司代开银行承兑汇票9.4亿元,并全额在财务公司办理了贴现,有效解决了票源不足的问题。2014年办理贴现业务总量13.13亿元,较上年增幅达264.72%。同时,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人民银行再贴现规模,2014年累计办理再贴现10.98亿元,较上年增幅达415.49%。目前,西矿财务公司票据业务产品链已初步形成,票据业务运作模式也由最初的“贴现-托收”模式发展到“贴现-再贴现(回购)-托收”及“贴现-转贴现(回购)-托收”、“贴现-转贴现(卖断)”等多种模式 

  通过票据业务创新,一方面为赚取利差收益提供了低成本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为充实流动性、保证成员单位支付头寸提供了保障。作为西矿财务公司一项重要的收入渠道,票据业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创新利率定价机制,增加成员单位利息收入,降低成员单位融资成本 

  存贷款利差,是金融机构创收的主要手段。灵活有效的利率定价机制对于西矿财务公司发挥功能、保障自身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履行好“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这一职能,保证成员单位存款利益,降低其融资成本,把握好服务与效益的关系,西矿财务公司在利率定价机制方面进行了创新。 

  存款利率方面。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及时调整成员单位存款利率,一律一浮到顶,同时按照成员单位需求及时办理协定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等业务。据了解,除部分地区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多数金融机构未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调息实行一浮到顶,西矿财务公司吸收成员单位存款利率在金融业中有一定的竞争优势。2012年至2014年累计向成员单位支付存款利息1.8亿多元,利息支付率高于西宁地区其他银行,并全部免除成员单位的结算手续费,降低其财务成本。 

  贷款利率方面。实行差别化的定价,即根据贷款单位的信用等级、资产状况、现金流、偿债能力等财务指标分析和研究确定贷款利率。贷款利率低于成员单位外部贷款利率,存贷款利差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为成员单位及时、高效地做好服务的同时,降低了成员单位融资成本。2012年至2014年累计向成员单位发放贷款(含贴现)60多亿元,不但有效解决了西矿集团特殊时期的资金困难,而且还保障了成员单位的生产经营。  

  (四)创新同业集合竞价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同业业务,是西矿财务公司的主要业务和收入来源之一,同业业务收益的高低取决于与金融机构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对日常资金的运作能力。 

  为保证同业业务收益率,提高西矿集团资金使用效率,西矿财务公司成立以来,扩大与省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集合竞价模式,拓宽议价谈判范围。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研究把握资金市场变动规律,优化资金配置,力争每一笔同业业务实现收益最大化。2013年,存放同业存款利率均在同期限shibor利率基础上上浮43bp,上浮部分实现收益约3623万元。2014年,所有存放同业存款利率均在同期限shibor利率基础上上浮52bp,上浮部分实现收益2123.25万元,同业收益率呈逐年上升态势。 

  (五)创新经营模式,提高盈利能力 

  目前,我国财务公司行业存在服务型、效益型、服务型兼效益型三种经营模式。西矿财务公司在深入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及西矿集团发展改革需要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先进财务公司的运作模式,最终确定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经营”的经营模式。围绕这一模式,公司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加快开办各类市场化业务,积极参与全国金融市场业务。经过不懈的努力和争取,2014年取得委托投资、承销成员单位企业债券、有价证券投资(股票二级市场除外)3项投行业务资格,加入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目前已基本实现业务全牌照,为今后更加专业、高效地为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提高自身市场化、专业化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累计开办债券逆回购25.71亿元,有价证券投资6.15亿元,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9.85%7.51%实现收益157万元。 

  通过以上业务创新,西矿财务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个年度超额完成西矿集团下达的经营目标任务。公司在全国财务公司同行业中的排名也持续上升,2013年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两项核心经营指标,在全国174家财务公司中分别排名第14位和第36位,在11家有色金属行业财务公司中分别排名第1位和第2位,为股东创造了良好收益。2014年获得青海省政府“金融支持地方发展先进地区单位”荣誉称号。

 

  三、西矿财务公司业务工作创新启示 

  (一)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前,我国金融业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金融机构业务及产品日新月异,行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新常态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紧跟形势,赢得市场,巩固地位,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二)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为西矿集团作出应有的贡献。通过三年多时间的创新发展,目前西矿财务公司金融服务平台效应初步显现。但是,距离西矿集团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西矿财务公司只有围绕西矿集团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通过不断地业务及管理创新,才能为推动西矿集团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产融双轮驱动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只有坚持创新,才能求得健康可持续发展。西矿财务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监管机构和西矿集团及成员单位的支持,但更多地取决于西矿财务公司自身能够不断地进行业务创新。西矿财务公司也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后来居上、弯道超车,取得健康可持续发展。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逸路4号西矿·海湖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971-612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