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媒体中心>西矿新闻
做好“引育用留”文章!西矿多措并举激发“人才引擎”强动能
作者:
2022-09-02

  近年来,集团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人才工作部署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秉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细化工作举措,明确目标任务,不断探索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培养机制,为公司育人树才“深耕细作”,让人才“破土飘香”,培养出一大批有实绩、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年轻干部,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创新的中坚力量。

  坚持党管人才 

  浇筑人才大厦“稳地基” 

  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中,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同时部署落实各项措施,为人才大厦浇筑起厚实稳固的“政治根基”。

  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意识,公司将人才流失率、人才培养工作成效纳入集团公司和各分子公司党建工作目标进行考核,通过兑现奖惩,层层传导压力,在公司上下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的良好人才工作格局;公司每年至少召开2次人才工作专题会议、1次人才工作座谈会,开展1次人才工作慰问活动,着力营造礼敬人才、厚待人才的良好氛围。制定下发《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管理办法》和《关心关爱专家人才管理办法》,建立党委委员直接联系和定期走访专家人才的长效制度,搭建起党组织与人才之间的桥梁。 

  招揽四方人才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公司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力度。持续推动“百名研究生计划”,累计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140余名、职业经理人40余人,初步形成公司实现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不断丰富“团队式”“项目化”引进人才思路,依托“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签订高端人才(技术)合作项目,以兼职引才、顾问指导等形式引进急需紧缺“高精尖”人才,为公司科技研发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撑,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深入推进。
同时,以解决制约生产瓶颈问题为导向,重点梳理“卡脖子”技术难题科研项目,以“揭榜挂帅”方式面向全国公开征集揭榜单位及技术解决方案。 

  培育创新人才 

  形成发光发热“主力军” 

  公司发展需要“引才”,亦需“育才”。公司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用好用活人才。实施“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潜力大的年轻中坚力量纳入到公司党委重点培养计划中进行墩苗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一批扎根基层、经过多岗位锻炼的企业领导人员后备力量得到快速成长,目前已有23名精英后备力量相继走上领导岗位,实现了用当其时、人岗相适。围绕集团公司主责主业和新兴产业,以增强公司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采用“人员脱产,集中短训,封闭教学”模式,组织开展矿山单位内部对标技术交流会,公司治理、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等9大专题的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对专业人才进行培训,利用青海干部网络学院平台开展各类型的专题网班,安排符合条件的年轻干部参加省委组织部调训、中青班培训、青年班培训等,极大提升了各类人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后组织创建12个示范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其中玉龙铜业创新工作室开展“爆破参数优化”“采矿区岩矿小体重测试”等8项课题研究,取得优异成果;西豫公司郭辉贵金属综合回收工作室着力开发研究贵金属冶炼综合回收新方法,解决贵金属冶炼技术难题,最大限度实现稀贵金属综合回收……截至目前,12个创新工作室已累计解决生产技术难题52个,取得推广实用技术创新成果18项,创造效益2000余万元。

  切实激励人才 

  激活企业发展“源动力” 

  公司致力于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评价和培养体系,建立管理、技术、财务、法律、操作五大序列的职业发展路径,为各类人才开辟职业晋升“第二通道”,累计聘任专业技术人才530人;制定员工学历及能力提升管理办法,极大地激发了在职员工参与能力提升的热情;持续拓宽“校企联合定向培养”模式,先后与北京化工大学、兰州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行业知名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认真制定联合培养学生专业课程设置,缩短毕业生适应时间;充分发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青海省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22个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作用,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加大公司内部竞聘力度,2021年、2022年分别对公司总部9个业务主管级管理岗位和党的工作部门3个管理岗位进行公开选拔,对年轻管理人才起到了示范和激励作用。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制度,制定创新创效奖励制度,将项目直接收益的2%作为奖金奖励组织者及直接参与人员,截至目前,累计奖励创新创效集体及人员2000余万元,激发了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大人才创新创效奖励力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分享机制,极大提升科研人员投身科研工作的热情。2021年,公司首次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奖励并重奖首创人员。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逸路4号西矿·海湖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971-612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