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媒体中心>西矿新闻
海拔4600米,高原藏族班绽放青春光彩
作者:
2023-10-20

  当很多地方还在欣赏金秋十月的美景时,地处海拔4600米藏东高原的玉龙铜业早已进入了严寒的“冬季”,努力绽放的花朵和疯狂生长的野草早已在一个月前变得沉寂、枯萎。风雪早已成为了常客,偶尔放晴时,远处山峰的皑皑白雪与天空中点缀的朵朵白云交相呼应,镶嵌在这片白茫茫热土上宛若宝石般的三选厂发出的隆隆轰鸣声不时被山风捎带着从耳边响过,给人一种异常静谧的感觉。

  走进三选厂中控室,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在聚精会神的盯着电脑屏幕,似乎都没有发现有人靠近。高鼻梁,炯炯有神、清澈见底的眼睛,淡淡的眼影、长长的睫毛,夹杂藏语口音的普通话,一边盯着电脑上闪烁的各项数据,一边拿起手机向一线岗位的操作人员发出指令。

  次旦央吉,来自日喀则市的南木林县,三选厂选矿车间三班中控工。2012年在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校中职班的她到玉龙铜业实习,她说刚来玉龙铜业的时候只有18岁,一、二选厂正在建设阶段,工资也不高,工作环境也不好,生活区几乎没有商店,需要日用品时只能去三小时车程之外的昌都市采购。自2015年玉龙铜业实施“123”规划,到2020年三选厂建成投产,在如今自动化、智能化的车间工作,公司的发展也给她的人生轨迹带来了很大变化。 

  “现在在这么好的车间工作,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多亏了公司近年来的发展,让我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现在公司的福利待遇越来越好,工作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我们藏族班的小伙伴们找到了好归宿。”她说,在玉龙铜业,与同来自藏族班的小伙伴朗杰组建了家庭,公司给予的平台不光彻底改善了她的生活,也提升了她个人的综合素养——师傅手把手的教,不光教设备工艺、技术流程,也教为人处世、沟通交流,从皮带工到浮选工,再到现在的中控工,接触的设备工艺越来越精密先进,学到的技术知识也越来越多。 

  轮廓清晰略显黝黑的脸庞,浓密的眉毛和深邃的眼睛,粗壮的胡茬格外显眼,非常健谈的扎西达瓦是三选厂选矿车间三班班长,他来自西藏山南市加查县安饶镇。次旦央吉的诉说勾起了他的回忆和感慨。他说,玉龙铜矿的选矿车间是他们藏族班的小伙伴还在实习的时候建起来的,18岁的他看什么都新奇、又什么都不会,就连好多工具的名字也叫不上来,是来自锡铁山分公司援建玉龙铜矿的雄鹰突击队的老师傅们带着他一点一滴从零学起,学到了技术,更学到了从锡铁山传承下来的艰苦奋斗精神。从只要有力气能搓矿就行的铁板工,到需要掌握很多技术参数的球磨工,再到走上班组管理岗位,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公司出台的操作序列人员晋升通道等一系列政策福利也让他从学员成长为了师傅、从纯粹的操作工提升为了初级管理人员,经过多年的实践锻炼,技术有了,性格也开朗了,已然成为了老员工。

  近年来,公司党委不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评价和培养体系,健全完善“薪随岗变,易岗易薪”的薪酬管理体系和“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升能降”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建立管理、工程技术、财务、法律、操作五大序列职业发展路径,全面打通晋升通道,与职工共荣共进、共享成果,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根基。“集团公司党委非常重视关心这批藏族班孩子的成长成才。多年来,集团公司党委以加强民族团结的思想引领和循循善诱的言传身教,把他们培养成了有道德、有技术、守纪律、讲文明、勇担当、敢创新的技能型人才。今年,张永利董事长来公司调研时,关切地询问他们在玉龙铜矿的生活、工作情况,希望他们在西矿大家庭里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他们也非常积极上进,都已成为了各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有的已成长为了公司中层骨干。”玉龙铜业三选厂选矿车间主任王帅说。

  在三选厂铜钼分选车间钼粗选浮选机旁,遇到了正全神贯注观察精矿品位的洛松晋美。他刚来玉龙铜矿的时候条件非常艰苦,天气异常的冷,没有暖气、只有火炉,脸时常被火炉冒出的浓烟熏得黑黑的,寒冷刺骨的夜晚用水冲地板卫生,第二天早上裤腿都会结上一层厚厚的冰,18岁的小伙经常会有快要哭出来的感觉。他回忆说,最艰苦的一年是2013年的时候,成宿成宿的抡大锤,他有的是力气就主动担负起抡大锤的职责,另一位同学被安排拿钢钎,从西藏中职班一起来的女同学打饭到岗位上时,他俩都不敢离开岗位去休息室吃饭,深怕漏斗堵住影响生产,就在岗位上匆忙扒拉几口覆盖有一层灰尘的盒饭,检修换衬板的时候手掌和手臂时常会磨出血泡。“10年时间一晃而过,公司发展一年比一年好,我们的待遇跟着水涨船高,也越来越好。在公司给予的培训学习中,也拿到了无人机执照、压滤高级工证、尾矿巡坝证……”他说,从学校来到玉龙铜业是正确的选择,生活条件改善了,个人素养提升了,普通话说得也溜了,最关键的是在公司给予的平台上,在玉龙铜业这片热土上,实现了人生价值。

 

  家在山南琼结县的边巴顿珠,父辈都是农牧民,从未想过他会成为国有企业的一名班长,也从不敢想会在拉萨买房安家。在玉龙铜业,他不仅让自身价值有了释放发展的平台,稳定的收入来源也带动了家庭脱贫致富。“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取得一定突破后,公司就会及时为我们解决薪酬晋升问题,我们敢担当、真干事的劲头越来越足,我们的技术提升了、薪酬提高了,能在这样的企业上班真的很幸福。”他说,他的爱人强巴曲丹在三选厂中控上班,两个人的收入给家人生活带来很大提升,30岁的他谈及给父亲邮寄10000元买拖拉机的事情时,脸上洋溢着扛起家庭担子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为职工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持续完善职工福利保障体系,打通晋升通道,用心用情用力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职工共享公司发展成果……益西加措、索朗顿珠、阿旺加希、洛桑次仁、四郎饶登……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西藏中职班学生;他们都有相同的经历,十八九岁就扎根在异常艰苦的藏东高原,他们更有着相同的信念,既然选择了这里,就一定要扎下根,用汗水在这片热土浇灌出累累硕果,让这片土地更加肥沃……他们来自拉萨,来自山南,来自昌都,来自日喀则,来自那曲……现在他们有了共同的家,他们在这里从青涩懵懂走向稳重成熟,组建家庭、生儿育女,挑起家里的大梁,在公司高质量发展中扛起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企业的重任,他们都已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尽情绽放最美的光彩。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文逸路4号西矿·海湖商务中心1号楼
电话:0971-6123888